用好冷热敷

来源: 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12-27 23:31:19

婴幼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容易生病,但当一些小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来不及去医院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常用的冷敷有两种:冷湿敷和冰袋外敷。高烧、流鼻血、跌倒、扭伤后24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冷敷时,将干净的毛巾浸泡在冷水或冰水中,然后拧至半干,折几层,敷在局部。每2-3分钟更换一次,

可以持续15-20分钟。可以湿敷在病变局部,也可以敷在大血管表面。如流鼻血,冷湿敷在鼻子上,同时敷在头部。如遇高热,除头部冷敷、湿敷外,还可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进行湿敷。

使用冰袋时,应先将冰块打碎(注意去掉冰袋的尖角,以免损伤冰袋和压迫皮肤),放入袋中至半满,再加入少量冷水,将冰块压平,用手将袋中气体压出,然后将袋盖紧。家里没有冰袋,可以用热水袋或者双塑料袋代替。

外面用毛巾或布片包好,放在需要冷敷的部位。流鼻血的时候放在鼻子上,发高烧的时候放在后脑勺当枕头。放置冰袋后要经常观察皮肤的颜色变化,如果皮肤出现毛发、花等异常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

热敷常用于小儿臀肌吸收不良引起的硬结,或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腹胀。摔倒或扭伤后24小时后应使用热敷。主要方法有干热敷和湿热敷。热水袋通常用于干热敷。

在袋子里装满50-60度的稳定热水(水温不要太高),装至1/2-1/3即可。排出气体,拧紧塞子。最后用毛巾包好,放在热敷区。根据需要及时更换热水,以保持温度。

湿热敷时,将毛巾放入上述温度的热水中浸泡,拧干,温度适中,不感到热,可以忍受。无论哪种热敷,都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皮肤发红,说明水温过高,应该停止使用。热敷后,局部要干燥覆盖,以免感冒。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