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来源: 方剂叔
发布时间:2023-12-28 00:29:53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在从古代到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中,中国人民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从经验到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创造了辉煌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造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史、

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丰富阶段、成型阶段。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为生产而奋斗的同时,开始了原始的医疗活动。“此时一日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着医疗活动的增多和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

殷代甲骨卜辞中已有“头病”、“身病”、“足病”、“风病”、“疟疾”、“怪癖”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商代则发明了汤药酒治疗疾病。到了周代,医学分门别类,出现了疾病医生、选择医生、饮食医生、兽医等不同分工的医生。

其中,疾病医生是最早的医师。

(2)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 《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79000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渐形成。

《扁鹊内经》始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述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取体、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奠定了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基础,

还讨论了200多种内科疾病和证候,一般可以从病因、病机、预后、传变、预后等方面进行讨论。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黄帝内经》。

该书伤寒部分(后人整理为《伤寒杂病论》)以六经总结和理解外感热病;书中的杂病(后人将其整理为《伤寒论》)是根据脏腑经络系统进行总结和认识的。

《金匮要略》创造性地建立了六经脏腑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包括理、法、方、药,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中医内科学的实质性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丰富和发展魏晋以来,内科疾病的病因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得到了丰富。例如,隋朝的晁《伤寒杂病沦》对许多疾病的病因有深刻的观察和了解。

其感染“尺蠖病”(绦虫病)的途径是饮食不当,吃猪肉、牛肉片;疥疮(甲状腺肿)的发生与土、水、情志有关;糖尿病人“一定要吃甜的胖的”这个论点,今天得到了证实。

葛洪的书《诸病源候论》对尸体注射(肺结核)、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武宣《肘后备急方》分为内因、外因、内外因三类。

;金元时期,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已经从“内虚外邪”发展到“内风”。

在症状学方面,《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已经处理了784个症状,详细准确地描述了许多疾病的症状特征。比如《诸病源候论》指出“石头淋了水,石头就出来了”“膏霜淋了水,就胖胖的,像油膏一样”。

对淋病症状的描述与目前的观察基本一致。《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唐代孙思邈对糖尿病有所了解。王导的《千金要方》也认识到了糖尿病的证候特征,就是“每次都尿到甜为止”。在此期间,

伤寒、疟疾、肺结核等传染病从症状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中风、关节痛、心痛、疲劳、脚气、水肿等内科疾病的辨证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治疗学上,有些疾病的治疗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比如金从0755年到79000年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和海带治疗痢疾。唐《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和《肘后方》让内科的治疗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千金要方》证实《外台秘要》用常山、舒漆治疟疾,《千金要方》证实白头翁治痢疾,苦参治痢疾,槟榔治脑白质疏松,粥治脚气。

大大提高了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宋《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收集整理了大量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剂,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和成就。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内科疾病的专著。

如《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大大提高了相关疾病的辨证论治水平。

2.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时期出现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如刘的火热病机学说“六气皆火化”,治疗以寒凉为主;张从正认为一切疾病都是“邪气加身”,主张发汗、呕吐三法攻邪治病;李东垣提倡“百病皆因脾胃内伤”的理论。

治疗常采用健脾升阳法;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滋阴降火。学术争鸣推动了内科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四)中医内科学的形成阶段(明清)

内科学重要著作《脚气治法总要》《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明医杂著》《医学纲目》《杂病证治准绳》《症因脉治》0《医宗必读》0755、《张氏医通》等。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理论有了很大发展。杂病方面,《杂病源流犀烛》主张“人体实虚实虚”,慎用寒凉攻之;赵先科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图有“久病络脉”之说。这一时期,专病专论的数量明显增加。

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诸疾》755-7900《医宗金鉴,杂病心法》755-7900《临证指南医案》等。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尤其是热病学家的成就,

如叶的《景岳全书,杂证谟》首创卫气养血辨证法,成为后世温病诊治的准则;薛的“《慎柔五书》”发展了湿热证,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吴鞠通《理虚元鉴》提出三焦辨证,

完善内科发热学术体系。

这一时期的理论不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吸取历代多家之长,发挥各自的经验,创造性地建立和完善了发热杂病的证治体系,使中医内科学术理论更加成熟和完备。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进程和医疗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