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奉天姓马的幼女,在重阳节前得了温病。经过医治,她的病情在十天内变得越来越严重,周身灼热,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情况十分危急。她的脉搏确实有实热,但到了数剂后,病情仍未见好转。这是因为久经外感灼热,导致阴分亏损。于是,医生使用了生石膏两半和生山药一两,煮成浓汁两茶杯,慢慢地给她服用。连服了两剂后,她的烧退了,但是大便仍然不通,而且仍有烦躁不安。医生随后开了阿司匹林二分之一和白糖钱许,用开水冲化后给她服用。她的周身微微出汗,身上透出白痧,渐渐地痊愈了。有人问:外感之症,在表者应当解其表,由表而传里者应当清其里。为什么这位医生先清里,后解表呢?医生回答说,他所治疗的伤寒疾病就是这样。但是,温病通常表现为表里毗连,因此表里之间的界限不清。有些病人可能在当天就得病,有些病人可能在表病还没有痊愈就传到里,有些病人可能在里病还没有痊愈就传到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的症内潜伏着伏气,同时又受到了外感的影响。伏气因为外感而发作,或者自内而外,或者自外而内,导致表里混淆。后世的医生治疗温病时,通常不按照六经来立论,而是按照三焦来立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对于这个病症重在解表,同时兼用清里之药;或者重在清里,同时兼用解表之药,要灵活掌握。像这样的症,只要能够对症下药,就不会出现眩晕的情况,而且病情也容易治愈。这些治愈的案例,也是依据这个原则进行治疗。由此可见,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必拘泥于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