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第一大疾病。近年来,各国十分重视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从中医本身来看,如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痛苦,是现阶段的一大研究出发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对肿瘤本质和机制的阐述,抗癌药物的研究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以下总结了近年来中药抗癌研究的热点。
新的抗肿瘤植物药物及作用靶点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类似羟基喜树碱的抗癌新药,它是从喜树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它的作用位点是DNA拓扑异构酶I,喜树碱能特异性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的活性,从而干扰DNA的结构和功能。
DNA单链和双链断裂,导致堆积,使癌细胞停止分裂而死亡。喜树碱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抗癌谱广,对结直肠癌、卵巢癌、肺癌等有较好疗效。
紫杉醇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型抗癌药物之一。它是从中国短叶红豆杉或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可促进微管聚合,同时抑制微管解聚,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细胞有丝分裂停止。
临床上对卵巢癌、乳腺癌有独特疗效。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三种有效方法。化疗对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可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但也有强烈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
这种不良反应往往会限制化疗的疗程和剂量,导致化疗失败。中药在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方面有明显作用。其中,能增加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药物有几十种。
比如党参、女贞子、鸡血藤都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人参可以防止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下降,增强免疫力。阿胶对增加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有一定的作用;黄芪不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通过细胞内cAMP和cGMP的调节,细胞生长旺盛,寿命延长。
几乎所有的化疗药物都有消化道反应,从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到严重呕吐、进食困难、腹泻疼痛甚至血性腹泻。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在化疗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保护胃气,调理中焦,使胃气充足,气血旺。临床常用六君子汤、人参健脾汤、麦冬汤。呕吐严重的话,用橘皮竹茹汤,小半夏汤。所选药物主要是健脾补肾、和胃止呕中药,
如党参、白术、陈皮、半夏、山奈、枸杞子、补骨脂、女贞子、黄连、苏梗、竹茹、芦根、炙甘草。
化疗药物还会严重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而扶正祛邪的中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
有人用扶正颗粒(党参、白术、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补骨脂)治疗胃癌术后患者60例。扶正颗粒治疗期间,血清CEA值随症状改善而下降。
这说明扶正颗粒的临床应用可以增强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此外,中药还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肾毒性,预防脱发。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促进肿瘤细胞自杀死亡(即凋亡)的药物。中药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报道很少。王福庵等人发现天花粉蛋白与胃癌单克隆抗体的交联可以诱导胃癌实体瘤细胞凋亡,这与ras基因的表达状态有关。
如果ras高表达,药物没有这种作用,所以可以特异性诱导凋亡。作者认为中医治疗肿瘤的分子机制大概有两个:(1)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不影响正常细胞,(2)提高机体的自我竞争能力,如免疫功能,
然后身体本身杀死肿瘤细胞或诱导其凋亡。据报道,淋巴因子可诱导细胞凋亡。
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在肿瘤化疗过程中,耐药性往往导致治疗失败。研究耐药逆转剂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使用钙拮抗剂降低P-糖蛋白的表达可以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但有很大的不良反应。布拉他星是番荔枝中的一种活性成分。
Atemoyacin-B能克服多药耐药性,川芎嗪和粉防己碱有明显的抗药作用。虽然一些补益、活血、化瘀的中药对肿瘤细胞没有直接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但是一旦和一些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这些化疗药物的杀伤力可以明显提高。体外辐射杀伤研究也证实,中药可以促进辐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这些发现进一步鼓励了滋补中药的临床应用,
对活血中药治疗恶性肿瘤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点从增效减毒转向增敏减毒,并明确提出了中药增敏剂的概念,形成了中医药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两大主流。
中药的抗肿瘤作用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它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还有很多机制有待发现和探索。中医药抗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有明显疗效。植物抗肿瘤新药对肿瘤作用机制的深化和特异性增强,可以提高抗肿瘤效果。此外,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特定化疗方案有协同作用的中草药,以达到在减少剂量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疗效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总之,如何利用中医药的优势,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创造疗效更好、针对性更强的中药新制剂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中国现代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