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不好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的眼睛“早衰”,导致患者视力受损,并带来头痛等其他症状。
很多处于中年和成熟期的家庭和社会“顶梁柱”,感觉生活和工作越来越力不从心。
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黎智英指出,早衰的人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健和治疗措施,往往会发展成白内障。专家表示,眼睛刚出现的时候,并不总是需要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如果及时发现中医,
通过药物和饮食的方式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来“养眼”,还可以抑制或延缓晶状体混浊,防止视力的进一步恶化。
眼睛过早衰竭的户外活动戴有色眼镜。
他们眼中的早衰者,通常要在预防保健上多下功夫。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定量进食,谨慎避免吸烟饮酒,保持大便通畅。
此外,还应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从而延缓衰老: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的人,应积极进行综合治疗,这对控制或减缓晶状体混浊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眼睛时,避免在阳光下使用眼睛。
避免长时间阅读,减少眼睛疲劳,在户外时戴有色眼镜保护眼睛免受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伤害。
白内障与器官丧失有关。
“人老了,眼睛不行了。”成了老年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众所周知,随着电脑操作的普及,很多人在40岁左右的时候发现眼睛开始纠结。久而久之,有些人:不仅视力模糊,
伴随着眼睛浮肿和头痛,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得了白内障。
许多收到这一不幸消息的早期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有明显的心理障碍。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黎智英介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早期患者希望转向中医治疗。
在多年的临床探索过程中,中医确实可以稳定病情,延缓白内障的进程。
李教授解释说,西医认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公认的有生理衰老说、营养代谢说、红外线紫外线说、内分泌失调说、先天遗传说等。此外,
高血压、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是诱发白内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白内障的主要病因是肝肾亏虚,脾虚导致精气不能胜于目,晶状体失养,导致白内障。所以治疗总是以补虚为主。
早期白内障患者通过口服中药改善局部代谢,促进氧自由基的吸收,可以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但是这种病病程长,中医治疗只适合早期。如果晶状体混浊已明显阻碍瞳孔,药物难以奏效,宜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视力。
中药调理抗早衰眼
据李教授介绍,白内障早期,患者的晶状体开始浑浊。随着混浊的发展,他的视力逐渐下降,直至失明,但这段时间一般都相当长,有的几年,有的甚至几十年。在患病初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辨证分型,
对症下药,减缓其发展。
对于没有时间熬药的患者,李教授建议可以用中成药。比如肝肾阴虚的人,可以服用杞菊地黄丸,有补肝肾、益视力的作用;脾虚气弱者服用补中益气丸,可健脾益气,明目;杨灿阴虚阳亢者,服用石斛夜光丸,滋阴明目,平肝熄风。
以上药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饭后2小时用温水送服,3个月为一疗程,停药1个月后继续下一疗程。同时也可配合珍珠明目滴眼液使用,每次1-2滴,每日6-8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
停药一个月再继续下一疗程。除了口服药物和眼药水,针灸疗法也适用于早期患者。常用的穴位有精明、后丘、朱珠、鱼腰、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每次选择2 ~ 3个穴位,10次为一疗程。
多吃蔬菜可以预防白内障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菠菜、青椒、黄瓜、大白菜、土豆、油菜、西兰花、草莓、梨、柑橘、鲜枣等。而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可以是小麦胚芽、海藻、蘑菇、海带、黄豆、大豆、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鳗鱼、芝麻、核桃、小麦胚芽油、植物油、松子等。
另外,为了预防起见,最好少吃高脂肪、油腻的油炸食品。由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疾病,故大多不宜吃高脂肪、动物器官、煎、烤、黏等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助湿、清热、化痰。此外,
辣椒、大蒜、牛肉、公鸡、鹅鸭、狗肉、虾、蟹、鲤鱼等有助于火升阳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李教授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推荐以下饮食配方:
肝肾亏虚
主症: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质淡,脉细,或面色苍白畏寒,小便长,脉弱。
饮食推荐:枸杞粥
功效:补肝肾,益眼睛。
配方:枸杞30克,炒核肉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三味药材洗净,同时放入锅中,用清水1500克文火煮成粥。
用法:可用于早餐。
脾气虚弱
主要症状:视物模糊,神疲乏力,四肢无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食疗推荐:乌鸡刺史黄芪汤
功效:补中,健脾,明目。
配方:乌鸡500克,固果15克,黄芪100克,生姜3片。
制作:将乌鸡去内脏、去皮,洗净,同时放入锅中,用清水1500毫升,文火煮90分钟,加入适量盐。
用法:与食物一起食用。
肝阳上亢
主要症状:眼睛干涩、流泪、易流泪、视力模糊;既有口干口苦,大便不畅等症状。
食疗推荐:决明子茶
功效:清热平肝,明目。
配方:决明子50克,杭白菊5克。
制作:决明子洗净,晾干,炒至嫩黄色,加入菊花,1500毫升泉水,煮至1000毫升。
用法:代茶饮用。主要症状:面色无华,头晕心悸,食少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食疗推荐:参芪粥
功效:益气健脾,养血和中。
配方:党参45克,黄芪45克,大枣12枚,黄精12克,粳米75克。
制作:将5味洗净,将党参、黄芪、大枣、黄精入锅,加水1500毫升,文火煎煮40分钟,去渣,入粳米熬成粥,入盐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