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面的,从传奇医生华佗的故事,到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从遍布城乡的中药店,
去北京同仁堂、“三九胃泰”等名店;从家里常用的风油精、红花油等中成药,到城市新兴的中医保健食品、中医美容、洗浴。传统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产业也在发展壮大。
在中药产业中,中药农业是第一产业,是为中药产业和中药事业提供原料的基础产业。它侧重于传统野生动植物的采集和狩猎,以及野生药用动植物驯化后的栽培和饲养,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从种植药材开始,
中医药的产业链向多个方向延伸,不仅治病防病,还以人们追求高品位的生活水平为目标。
想致富种药材
当中国大部分农副产品已经全部备货,市场上不断传来“滞销”的信号时,中药材的种植依然有利可图,尤其是在90年代初,一批精明的农民靠种植药材发了财。
一般来说,普通药材每亩纯收入几千元,种植良好的珍稀品种每亩纯收入可能达到5000元。安国市今年药材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达到15万亩。虽然当地市场的药材价格较低,
如沙参7.5元/斤,黄芪4元/斤,白术10元/斤,白芷3元/斤,但安国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仍在提高,因为粮价太低,而且这种药材还是比种粮强。
去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发生洪灾后,一些灾区农民急于增收,种植中药材的兴趣大增。今年春天,中药材种子市场异常火爆。仅安国市今年春季就调运药材种子种苗数百吨,约为安国药材种植量的3倍。
黑龙江一位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产300斤大豆,卖350元就可以了。比如车前子产量150kg,按市场价20元/斤左右出售,毛收入3000元。即使价格降到3元/斤,也能卖到450元,还是划算的。
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培育出一个菇药产业K,年产灵芝子实体800吨,灵芝孢子粉80吨,成为“中国灵芝第一乡”,80%的灵芝产品出口创汇。
在中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药商品多由采挖狩猎野生资源的人提供,国内种(品种)极少,50年代艰难。湖北省的国产药材只有10种,现在有66种。种植面积73万亩,年产量约6400万公斤。
是上世纪50年代的70多倍、100多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人工种植的药材有1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近600万亩,产量2.5亿公斤。加上野生收获,中药材总产量为5?一亿公斤。去年药材产值74.2亿元。
少的是宝,多的是草。
任何商品,少的是宝,多的是草。药材也是如此,因为每种药材的用途都是相对特定的,不像粮食等其他农产品,即使有过剩,也有更多的途径消化。好在很多药用树储存方便,有的农民就是生产一年,卖很多年。
今年年初药材种子市场过热时,有人担心入秋后市场可能会烂,已经是药材的买方市场。果不其然,上半年市场枯竭。
根据河北安国、湖南邵东、安徽亳州、河南禹城、广东清平、四川成都荷花池等几大药材市场近期提供的价格表,除黄连、冬虫夏草等少数品种外,很多品种价格下跌,大做文章。与前两年的最高价相比,
不少药材价格成倍下降,如川芎从38元降到9元(公斤价,下同),党参从26元降到12元,黄芪从18元降到5元,白芍从18元降到8元,白术从35元降到10元,延胡索从75元降到9元,红花从90元降到20元。
桔梗从18元降到4元,北沙参从24元降到6.5元。川芎,主产于四川省,年产量400?最高年产量1200万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95%。去年价格高达26元/斤,刺激农民扩大种植面积。
而且增加了产量。新品陆续上市,老品也不少,所以5、6月份价格跌破10元/斤,7月份有所回升,但价格下行趋势不可逆。
业内人士指出,中药行业也犯了“一哄而上”的毛病,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灵活的信息系统和规范的协调系统,盲目种植倾向十分严重,小农户难以对接各种信息源。采访中,记者联系了多个相关部门。
中国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谁也说不准。二是中药材质量普遍下降。不适当的盲目引进导致质量下降,出口受阻;不规范的生产、采收、加工、贮运等因素也影响质量和药效。三是种子市场混乱,价格失控。
市场上销售的国产药材种子均为农民自行繁殖,未采取单繁单育、提纯复壮等措施,种子质量下降,高产性能低。非常严重的是,一些种子经营者抓住农民种毒品致富的心理,漫天要价,卖假种子赚黑心钱。
最近市场上畅销的龙胆草种子达到每公斤30O4O0元,这是不正常的。
说大的说小的。
任何产品的市场,大则大,小则小。关键是挖掘潜力,开发市场。药材市场虽然不景气,但绝对不是灾难。相反,中医药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向内看:农民种植药材还是盈利的,基本没有亏损。7月中旬,花双、天花粉、黄芪、水蛭、高良姜等药材价格回升。有人形容这是“大熊市的几头小牛撤回了喜悦”。夏天过后,
胖大海等适销对路的品种“活蹦乱跳”,货源紧张,价格上涨。市场价格总是有涨有跌。川芎、麦冬等大宗产品都存在库存控制不合理的问题,重产地轻市场,价格太重,就像小孩子玩跷跷板。这种游戏,没有什么大的风险,
低价有时会上涨,但要有耐心。
另外,优质的产品总要在市场上多见阳光,那些主要成分有定性定量检测指标、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仍然很受欢迎,价格比普通中药材高出20%以上。
向外看:目前全球天然药物年贸易额已达150亿美元。此外,药用植物及其制品、保健品、天然化妆品、天然香料的年营业额可达300多亿美元,我国相关产品出口额仅为10亿美元,占比3.3%。
如何充分发挥中药材的出口优势,已成为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巨大而有吸引力的市场。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在连续两份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中医药中心。国内许多大型制药集团也建立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药材和无公害绿色药材生产基地。
国家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也已启动,规划中提出了“川港联手发展中药现代科技产业”的思路。中药要进入发达国家的药品主流市场,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中药产业必须走产业化道路,从药材的种植,到药物的研究和加工,到国内外市场的开发,都必须提高整体水平和档次。目前,我国中成药年产量已达30万吨,品种规格8000多个。
1998年,中成药工业产值达334.9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发展势头很好。
深圳三九企业集团、南京杨紫茳医药集团、桂林三金药业吉杰、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健民集团等一批中药行业“龙头企业”崛起,为推动中药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需要更多更大的这样的“龙头企业”。《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