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基本资料】
辽宁赫姓幼子,年五岁,得风温兼喘促证。
【病因】
季春下旬,在外边HT戏,出汗受风,遂成温病。医治失宜,七八日间又添喘促。
【证候】
面红心潮澎湃,喘息急促难当,痰液滚滚而来,眼神似乎不敢眨动。脉搏浮滑有力,重按之后透出一股舒适感。指尖上有一条紫色纹路,上透气关,张口查看舌头,发现舌苔白润而润滑。问其二便,回答说这两天大便没有正常排出,小便虽然微黄,但是非常通利。
【诊断】
观此证状况已危至极点,然脉象见滑,虽主有痰亦足征阴分充足。且视其身体胖壮,知犹可治,宜用《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再加杏仁、川贝以利其肺气。
【处方】
麻黄(一钱)桂枝尖(一钱)生杭芍(三钱)清半夏(二钱)杏仁(二钱去皮捣碎)川贝母(二钱捣碎)五味子(一钱捣碎)干姜(六分)细辛(六分)生石膏(一两捣细)共煎汤一大盅,分两次温服下。
【方解】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原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然其石膏之分量,仅为麻桂三分之二(《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其石膏之分量原有差误,曾详论之),而此方中之生石膏则十倍于麻桂,诚以其面红身热,脉象有力,若不如此重用石膏,则麻、桂、姜、辛之热,即不能用矣。又《伤寒论》小青龙东加减之例,喘者去麻黄加杏仁,今加杏仁而不去麻黄者,因重用生石膏以监制麻黄则麻黄即可不去也。
【复诊】
将药服尽一剂,喘愈强半,痰犹壅盛,肌肤犹灼热,大便犹未通下,脉象仍有力,拟再治以清热利痰之品。
【处方】
生石膏(二两捣细)栝蒌仁(二两炒捣)生赭石(一两轧细)共煎汤两盅,分三次徐徐温饮下。
【效果】
将药分三次服完,火退痰消,大便通下,病遂全愈。
【说明】
这一案例曾经被录入《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并且被何廉臣医生评价为:“风寒侵犯肺部和胀气,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病情最为危险。儿科医生们往往将这种病症称为‘马脾风’。这个案件被诊断为外寒内热,治疗方案与《金匮要略》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相似,同时加上贝母的开泄和清泄,接方用二石蒌仁等药物进行清镇滑降。先开泄后降,步骤井然。只是对于五岁的儿童来说,能够承受如此剂量的药物,由此可见北方人的体质比南方人更为坚强。正是因为能够承受重剂量,所以能够迅速治愈。”虽然何廉臣医生也推崇这个案件,但他认为药量过重,存在南北差异。不知道这个药方的分量如果作为一次服用,来治疗五岁的儿童是否确实过重。如果分作三次服用,那么无论南北,身体胖壮的儿童都可以服用。现在看看最近新出的医学书籍,治疗产后温病有一剂用生石膏半斤的,这曾经出现在刘蔚楚君的《遇安斋证治丛录》中,而刘蔚楚君是广东香山人。治疗鼠疫病也有一剂用生石膏半斤的,这曾经出现在李健颐的《鼠疫新篇》中,而李健颐是福建平潭人。如果用来治疗北方地区的病症,是否应该根据南北地区的不同来增减药量呢?由此可知,医生在治病用药方面不应该过于固执地坚持南北地区的不同看法。此外,我也曾南至汉皋,在那里临证处方时,并没有觉得与北方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南方的患者身上,出汗会更加容易,因此药量也应该从轻。但是,这仍然是由于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所导致的,而不是由于他们的体质差异所导致的。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在冬天出汗和夏天出汗所使用的药物剂量差别就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