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剖析〈理虚元鉴〉劳嗽证治》

来源: 久久
发布时间:2023-12-28 02:52:11

丁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理虚元鉴》是治虚劳之专著,作者汪绮石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刊印于世。该书对虚劳的证候进行了详细的辨证和施治,对阴虚劳嗽吐血的证候论述最为详尽。本文将对绮石先生关于劳嗽的论述进行简要分析。

劳嗽之因继于心肾不交

绮石先生认为,虚劳成因有六,有先天之因,有后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后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遇之因,有医药之因,凡此种种,皆可伤人气血,由轻而重,导致虚劳。而虚劳初起,多表现为心肾不交,其症状主要为遗精。虚劳之证既见端倪,病机的演变主要有两种方向。一者最终转变为阳虚。先生认为精为水火之兼,精夺则火与气相次俱竭,随着虚劳病程的演进,遗精逐渐加重,甚者漏而不止,一时夺精,渐至精竭,火与气渐渐衰竭,气亦为火之类,最终演变为阳虚。另一种演变为:心肾不交之初,但见心烦、滑精梦泄、夜热内热等,若病情进一步发展,火旺阴伤,便是虚劳病机的另一种演变,待至水亏不能得制火,火势上乘肺金,而见咳嗽频仍,天突火燃,喉中作痒之时,劳嗽之证已成矣。故曰:劳嗽之因继于心肾不交。

劳嗽之证标于四准

绮石先生认劳嗽为有四大病机,即“肺有伏逆之火,膈有胶固之痰,背畏非时之感,胸多壅塞之气”,四者之中,又唯“肺有伏逆之火”为最先,余者多相因而至。与此相应亦有四大症候群。

劳嗽之证起于阴虚,心火相火皆乘肺金,火烁肺金,治节无权,津液不能敷布,流连隔膜之间,滞而为痰,痰老则胶固不可解,气无以宣化,是为“膈有胶固之痰”也。肺主皮毛,外行卫气,卫气出于上焦而转行于背,气薄而无以卫外,则六气所感,怯弱难御,动辄受损,而本病而复标邪乘之,是为“背畏非时之感”也。胸部为心肺交加之部,火炎攻肺,而气不得以下输,气多壅塞,是为“胸多壅塞之气”。以上四大症候群,表现为“气高而喘,咳嗽频仍,天突火燃,喉中作痒”,“咯不出,咽不下,喉中如有破絮黏塞之状”。

劳嗽之治循于五交

劳嗽之因继于心肾不交,劳嗽之机在于阴虚火炎,故劳嗽之治,当清金保肺为主,兼以平肝缓火、培土生金、滋补肾阴,是即所谓“五交”也。

其中清金保肺者,以宣肺金清肃之令,用药如川贝、桔梗、天花粉、地骨皮之类。劳嗽起于阴亏,相火寄居于肝肾,肝肾阴亏,且相火有燎原之势,伤其肺金,故清金之外又当平肝缓火,以安君相之位,用白芍酸敛以收之,丹皮辛平以折之,二者能制木之过,又能滋水之枯,此为治“金木之交”也。劳嗽属于肺体不足,子母相涉,当补母救子,以培土生金。但“虚劳之补土,又贵乎不损至高之气”,用药当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等。其中白术一味,绮石先生自有独特认识,其谓“术为土部专经之剂,兼为益气之品,故能培土生金,而至高之气谞有类也”。“夫术性微燥,于虚证似当缓投,然却喜其燥而不烈,有合中央之土德,且补土自能生金,如山岳之山云蒸雾,降为雨露,以濡万物,而何病燥之有哉?”此为治“金土之交”也。经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之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劳嗽之证作,则肺失宣降之令,五脏六腑不得禀水谷之气,且“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精气不足,肾精亦亏;嗽久失气,不能下接沉涵,水子不能上济金母,此为“金水不交”也,当滋阴补肾,以扼阳光之焰,用药如生地、麦冬、玄参之属,此为治“金水之交”也。另外,木得火势而上乘于金,金失降下之令,已不能浚水之源,木强土受其克,水寡于畏,亦乘风木之势而上乘,淆混于胸膈而为痰涎,壅塞胶固腻不可开,亦碍清肃之化,此因“木土之交”,水又乘之而肆虐,用药除以上之法,当加“牛膝、车前、泽泻以导水下行”,此为治“木土之交”也。

“以上治法,旨在维持身体中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和谐,通过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平衡身体内的气血,稳定情绪,控制过度情绪反应,缓解紧张和焦虑,减少疲劳和消耗,以及促进身体内部流通,减轻身体负担,从而改善呼吸系统的问题。这些方法有助于中和身体内的酸性物质,缓解疲劳和咳嗽等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