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喘息效果迅速 方剂诊断是关键

来源: 药材童子
发布时间:2023-12-28 02:52:53

冯学功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冯世纶教授,他的医学造诣深受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的影响。冯世纶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进行了考证,并提出了《伤寒论》是中医独有的经方理论体系。他致力于经方的研究,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内、妇、儿、外科等疾病,而且他的药物使用非常简便,但疗效显著。

我在跟随冯世纶教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近期我参加北京援川医疗队,在四川什邡市中医院工作3个月。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经方的价值,所开处方每剂仅仅几元钱,最便宜的一剂不到1元,药虽便宜但效果良好,自感经方治病安全、有效、价廉。今将随冯世纶教授临证时所见医案整理一则。

倪某某,男,60岁。2009年2月23号初诊。咳喘反复发作3年,复发3天。

初诊:患者于3年前患咳喘,被诊为支气管哮喘,用西药解痉平喘后缓解。此后反复发作,用平喘药均有效。3天前咳喘又发,不能平卧,先后在多家医院用中西药物治疗,咳喘不能缓解。刻诊:喘咳重,咳甚则少腹拘挛疼痛,咯痰少,或见少量白黏痰,目胀头痛,口干苦多饮,大便日三行,能成形,小便调。舌淡红,苔白微剥,脉弦细。有银屑病病史50年。六经辨证为外邪里饮化热,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属越婢丸合射干麻黄汤加苍术桑白皮汤方证。处方:

生麻黄10g,清半夏15g,苍术10g,紫苑10g,冬花10g,细辛6g,五味子15g,生石膏45g,桑白皮10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15g。水煎服。

服药后45分钟,患者即喘憋大减,能平卧,不需吸氧。继续服药6剂,喘憋完全缓解,遂停药,此后半年咳喘未发。

二诊(2009年9月21日):3天前因接触装饰用涂料诱发咳喘,因上次中药效果显著,遂照方自服,咳喘稍减,今日来诊。刻诊:咳喘胸闷,不能平卧,喉中有痰,咯之不出,咳甚则头痛,汗多,口干多饮,畏凉。舌淡红,苔白根腻,脉沉弦细。考虑外邪里饮化热,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属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加桑白皮生石膏方证。处方:

桂枝10g,白芍10g,清半夏30g,厚朴10g,茯苓12g,炒苏子10g,桑白皮10g,生石膏4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日1剂。

三诊(2009年9月28日):服上方后咳喘明显减轻,已能平卧,喉中黏痰消失,无头痛,汗出少,仍有口干,心烦,原有银屑病有加重趋势,皮肤瘙痒重。舌尖红苔白,脉弦细。太阳阳明合病,属大青龙加生苡仁败酱草赤小豆当归白蒺藜荆芥防风汤证。处方:

炙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生石膏45g,荆芥10g,防风10g,生薏仁18g,败酱草18g,赤小豆15g,当归10g,白蒺藜15g,炙甘草6g,生姜15,大枣4枚,水煎服,日1剂。

根据《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的记载,咳嗽并向上喘气是肺胀的症状,伴随着气喘,眼睛干涩,脉浮大的人,可以使用越婢加半夏汤来治疗。如果咳嗽并向上喘气,同时喉中出现类似水鸡叫的声音,属于寒饮夹杂表邪咳逆上气的证候,可以使用麻黄射干汤来治疗。 在本患者的初次就诊时,他出现了痰浊内蕴、咳痰喘症状,口干多饮,且特征性症状是眼睛涨得显著,这与越婢加半夏汤方证所述的“目如脱状”相似,因此使用了越婢加半夏汤合射干麻黄汤加减来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次发作时,之前的方剂不再有效,六经辨证属于太阳太阴阳明合病,但具体的方证发生了变化。除了咳痰喘症状外,患者还有畏寒、多汗、太阳表虚证等症状,口干多饮,表明里饮有化热迹象。因此,使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再以半夏厚朴汤化里饮,并加入生石膏、桑白皮清热。这些方剂与患者的症状相匹配,因此再次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第三次就诊时,患者的咳喘症状明显减轻,喉中的黏痰也消失了,但是皮肤瘙痒严重,心烦,口干。皮肤瘙痒属于湿在表明显的症状,心烦,口干,表明里热。太阳阳明合病,外寒里热,因此表里同治,使用了大青龙加生苡仁败酱草赤小豆当归白蒺藜荆芥防风汤方证。虽然患者的证候属于表里合病,但由于寒热不同,虚实有异,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方证。经方的方证辨识需要从细微处着眼,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方的治疗效果。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