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惟一与针灸铜人

来源: 药材库
发布时间:2023-12-28 00:46:28

王,或,北宋医学家,生于987年至1067年,籍贯不详。王在和两朝都当过医官。仁宗时为翰林医官,朝三大夫,内廷校尉。

王擅长针灸,《宋史艺文志》载《王》三卷,但未传世。天盛四年(1026年),宋政府再次搜集、修订医籍,王奉皇帝之命,编纂旧闻,纠正廖的错误,修订针灸著作。

他根据人体图绘制人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标注穴位的确切位置,收集古今临床经验,汇集各种针灸理论,撰写了三卷共657个穴位的医书。基于经络部位组合的配穴方法不仅使人们了解经络系统,也方便了临床选穴的需要。

仁宗认为“古代训诂极好,士未能执印,不能如会传心,言不如案,命其造铜像。”于是王负责设计,天圣五年(1027年)政府组织工匠用纯铜铸造了两个人体模型。仁宗下令在医官医院安置一个。

一个位于索国寺的仁济厅。这两个针灸铜像都是模仿成年男性制作而成,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内置内脏,外雕穴位,所有穴位都与身体相通。如果外用黄蜡,内部注射水或水银,针刺穴位,液体会溢出,更严重的是针进不去,医生可以据此试针。

用于教学和考试。王以前的针灸著作亦名为《明堂经》。该书由政府在全国发行,与《针灸铜人》互为补充。

后人失传,关于其下落众说纷纭。相传一条流入襄阳,后为“赵内中归内府”。属于什么样的“内府”,需要考证。另一个,《》,说“这个铜像是贡品,因为它是王赢宣布的,是松石制造的”。

与一般说的金人入侵南方时曾掠夺其中之一,并在元朝时从金人手中夺回不同。

宋代以后,历代统治者都把铜人视为国宝。《元史》详细描述了1260年元世祖如何命令尼泊尔工匠夏嫣修复铜人。元二年(1265年)新像完成,海关全部准备完毕。金工感叹它的精致,真的印象深刻。

夏嫣得到了祖先的赏识并得到了一个官职。

明英宗正统八年(1443年),铜像年久失修,难以分辨,遂命重铸铜像,以取代宋代铜像。至此,这个宋代青铜铸人的下落也趋于不明。

明清时期,公私铸铜人很多。现存的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包括流传国外的。日本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大型青铜模型。有人认为这是宋代的铜人。但据目击铜人的人说,铜人是“由两块碎片组成”的。

而不是“背上两个装置合二为一,全身无缝”,所以不可能“现实中用水银”。其穴位名称用鎏金书写,而非镶嵌“错金,穴位名称在旁”。据此可以断定,日本故宫博物院所藏铜人绝非宋代铜人。

《元史方技工艺传》出版后,王负责刻书内容,并于天盛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索国寺建“点穴图石洞”,改名“仁济堂”。

到了宋代,中国的印刷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从0755年到79000年手稿完成后,付梓被选中了。但王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好保存,时间长了会丢失或者传递有误差。他创造性地把《图经》刻在一块石头上。

展示给大众,便于学者观察。天盛八年(公元1030年),以此书石刻为墙,在大索国寺修建“针灸堂”(1042年改名“仁济堂”)。

至元至元(1277-1294)或元稹(1295-1296)年间,从河南汴梁(今开封)迁至大都(今北京),置于皇城以东的赵方医院黄三寺姬神堂。明英宗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自王刻石至今已有400多年,石刻已不复存在。英宗命令工匠将石头切开,重新雕刻。重新刻石,删去“新铸”二字,命名为《图经》,并加在《明英宗序》中,记载石刻的演变。

英国东正教第十或第十一年(1445-1446年),在修建城墙和东城时,将宋天圣的刻石砍下,作为修建城墙的砖石,埋在明朝城墙下。

1965年至1971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配合拆除北京明代旧城墙的考古工作,才发掘出宋天生石刻,让我们重见这一历史遗迹。石刻之所以确实是宋天圣的文物,主要原因是石碑上刻的“通”字缺少用笔和竖心。

为避免其父刘通的忌讳,为张向朝鲜献皇后刘。

王对针灸医学有三大贡献,一是验写《图经》,二是铸针灸铜像,三是在石头上刻《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从《明堂针灸图》、石碑、铜像的编绘可以看出,规范腧穴理论是王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王在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时,进行了“旧闻校勘”,做了大量的校勘和考证。

为后人加深对《图经》原文的理解起到了作用,进一步完善了腧穴理论。

《图经》、石碑、铜人虽然形式不同,但内容一致。石碑起到保存《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内容的作用。铜仁为经络穴位教学的可视化和形象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它开创了针灸检查的实际操作。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