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概要

来源: 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12-27 23:06:06

夏三月,从农历的长夏开始,到立秋结束,包括六个节气:长夏、小满、芒种、夏季至日、小暑和大暑。夏天,阳光明媚,雨水丰沛,天地大气交汇,是一个繁华美丽的季节。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要讨厌漫长的白天和炎热的气候。

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满活力,使人看起来很美,使体内的阳刚之气传播到外界,对外在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是适应夏季气候,保护长期修养的方法。违背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心碎,秋天就容易得疟疾,也就是说,

如果夏季长期饲养的基础较差,必然会削弱人体对秋季的适应能力。

从春天到夏天,人体已经适应了春天温度的气候,为适应夏天的气候做好了准备,这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夏季,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在外,阴在内的生理状态。此时,人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往往容易被破坏。

从而引发多种疾病。为了完全适应夏季气候,人体必须做好保健工作,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夏季气温往往在37至39之间,高达40,远远超出人体正常的耐热范围。人生活在这样的高温季节,不得不适应。

为了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暑为阳邪,易伤人阴,阴伤人病。发病迅速,病程短,多有高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至狂躁、谵妄、昏迷。人体力强,能适应酷暑高温,不生病。

人体的内热通过出汗排出体外。当温度在28 ~ 30时,人体的内热才能顺利泄出。如果外界温度超过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积聚,容易中暑。只有强者才能适应这种高温,消散火气。

也不受外界热量的影响。人体已经适应了夏季的气候,内部的调节功能不会因为外界的高温而失职。可以调理心肾,防止心溢,防止肾衰竭,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夏季万物处于旺盛生长期,天地之气交汇,人体内阳气旺盛。因此,夏季的精神要按照自然界“生长”的规律进行调节,积极调节情绪,保持宁静愉快的心情,平和和谐,不可“贪得无厌”,切忌上火,使体内的阳气得以宣泄。中医认为,

夏天是火,对应的是心。所以在炎炎夏日,要注意心灵的调理,头脑清醒,心胸宽广,精神饱满,对外在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一样,这样才有利于气机的通气。

古代著名养生专家嵇康说:“夏日炎炎,宜静心神,常如冰雪。”这里指出“保持心态平和,自然凉爽”的夏季保健方法。业余活动,力求丰富多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出去旅游,避暑等。来调节你的情绪。

中医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影响人心”。盛夏时节,要特别注意精神养生,因为精神充足,人体的机能就旺盛而协调,精神松懈,人体的一切机能就被破坏了。《医书》记载:“善拍照者不烦,

形不苦,神之形安,祸由之。“所以要让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美丽,避免上火,要让体内的气畅通无阻,发泄自如,对外在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这是一种适应夏季的养生方法。所以,

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你要有广泛的爱好,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娱乐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扑克等。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加夏令营、旅游、暑假等活动,既让人轻松愉快,又能锻炼身体。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