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天气越来越冷,很多人感到口渴,尤其是“水”。专家认为是秋燥的表现。要缓解这种现象,必须从饮食、日常作息、情绪调节入手。
北京市中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陈明医生说,经历了酷暑,暑气未尽,又是刮风下雨,人体容易燥热。今年节气有两个中旬,所以入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体内的热遇到冷就会外生。
肺胃受邪时,容易出现口干、咳嗽、口鼻干燥、咳嗽有痰、大便干燥等不适现象。有些人还会出现口腔溃疡,这与内火有关。喝水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需要清热养阴润燥来应对。
第一步是饮食调整。
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东西会起到生湿热的作用,对秋燥是“火上浇油”。而是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比如梨、猕猴桃、西瓜等。绿叶蔬菜是蔬菜中最好的,可以帮助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火的消耗。
鉴于今年的天气,秋肥可以晚点贴,冬天要吃进补药。多喝冬瓜汤和冰糖梨水,对缓解口干会有一些好处。
第二步,调整生活节奏。
入秋后,天气逐渐转凉,有利于睡眠,正好用来“赶场”。我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按时睡觉和起床,不要熬夜,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第三步,调节情绪。
经常生气、工作压力大也会成为秋燥的“帮凶”,加重不适程度。所以保持乐观的心情也可以缓解燥热的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