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高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却又常被忽视的疾病。其特征是不完全不可逆的气流限制。“COPD”有许多致病因素,
它可导致许多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粘液纤毛功能障碍、气道结构改变、气道炎症、气道阻塞等。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长期发展会造成心肺功能持续下降,最终导致死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给社会造成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据钟南山院士预测,到2020年,该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将在各类疾病中排名第四,是世界上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五大疾病。
目前,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数约为2700万。而在我国,由于疾病早期不明显,病程缓慢,通常会被医生和患者忽视,从而延误了很多患者的诊治。
在谈到如何有效预防“慢阻肺”时,钟院士指出,目前已查明的导致“慢阻肺”的因素主要有吸烟和长期接触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因此,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减缓疾病进一步恶化的最有效措施。另外,
避免或防止吸入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也能有效防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
对于“慢阻肺”的治疗,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药物来防止肺功能的长期下降,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
什么是“慢阻肺”?
美国胸科学会(ATS)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为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其主要特征是慢性进行性气流阻塞。小气道疾病是气流阻塞的主要原因。
正常的小气道很大程度上是靠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来维持的。“慢阻肺”患者由于肺泡壁的破坏,失去了对小气道的牵引支持,导致细支气管塌陷,增加气流阻力,加剧肺部过度扩张。
通气/血流比失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大类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或喘息,反复发作。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持续2年或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
并可排除其他心肺疾病,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气肿:指终末细支气管(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远端的气腔扩大,腔壁发生破坏性改变的病理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确定的因素:
吸烟是主要因素,但其个体易感性范围相当大;
职业性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接触。接触硅、镉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接触其他粉尘的工人,如矿石冶炼、棉纺、粮食冶炼和部分金属冶炼的工人,也可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
有强有力证据支持的风险因素:
空气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硫和其他物质的污染;
被动吸烟;
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可能在“COPD”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儿童期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
如何看待「慢阻肺」?
治疗“慢阻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症状的发展和病情的反复加重;减缓或防止肺功能下降;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主要处理方法:
戒烟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缓解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最有效措施;
控制职业或环境污染,避免或防止吸入粉尘、烟雾和有害气体;
治疗以合理使用抗生素为主;
积极治疗支气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