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最新发布!我国高血压的诊断门槛降低了,或者说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高血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最新发布!我国高血压的诊断门槛降低了,或者说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高血压的知识,包括最新发布!我国高血压的诊断门槛降低了,或者说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高血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且高发的慢性病,主要指全身动脉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多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诱发死亡。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多达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
在中国,约有2.45亿高血压患者,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如果要判断是否有高血压,最直观的方法自然是测量血压,在确诊高血压后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稳定血压,避免并发症。
11月13日上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发布。经过专家讨论,
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阈值由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降低到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
换句话说,高血压的诊断范围扩大了,也就是说会有更多的人被诊断为高血压。
那么,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呢?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后者顾名思义是指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实质疾病、主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嗜铬细胞瘤、某些药物等疾病都可以导致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
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属于这种类型。
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原发性高血压也与一些因素有关。
1.遗传:约30% ~ 50%的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血压监测和生活调节。
2.生活习惯:主要指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高盐、高脂饮食和吸烟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3.精神和环境:长期的负面情绪,如紧张、焦虑、抑郁、不良的视觉刺激等,也会引起高血压。
4.年龄:年龄越大,高血压发病率越高,但不代表高血压只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
5.肥胖:即体重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4的人,尤其是腹型肥胖,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
以上高危人群都要定期测血压,比其他人更注重生活的调节,做到高血压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有高血压怎么办?
高血压的诊断可基于家庭血压监测、门诊血压测量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新版指南建议优先考虑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但是,如果在家里用血压计测血压数据,也要立即去医院确诊。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具体药物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但不得擅自停药或增减剂量。
否则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另外,生活调理也是高血压治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版指南建议对所有高脂血症患者进行饮食、运动、减压、减肥、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
具体来说,建议高血压患者用低钠盐代替食盐,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 mg以下(即氯化钠5 g),同时减少脂肪的摄入,并戒烟限酒。肥胖者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减肥。
运动也是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应根据自身血压水平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的一线身体活动方式。根据关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个性化运动处方的欧洲共识文件,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降低4.9~12.0 mmHg,舒张压降低3.4~5.8 mmHg。
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游泳、慢跑、骑自行车和有氧运动。
二线运动模式包括等张训练(负重深蹲、卧推、挺举等。)和等长训练(平板支撑、静态卷腹)。
指南推荐收缩压<<160 mmHg、舒张压<<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每周做5-7天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每周做2-3次抗阻力量练习。如果由于身体条件不能完成,
还建议患者尽可能增加身体活动。
最后,需要高血压患者尽可能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减少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
#标题创作挑战#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