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中药组成的妙方,补气固表,补虚养血,祛风胜湿,消风去痰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4-07-22 16:59:23

古方中有不少叫蠲痹汤的方子,大概都看上了蠲有除去之意,可让难治病之肢体疼痛或麻木之痹病,如难攀的蜀道一样变得容易。

清代医书《嵩崖尊生》有一个蠲痹汤,主治手气,表现为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

脚有脚气,手有手气,均属肿痛之列,而手气之手肿连臂膊,病在上肢,易受风邪。

表气虚则风邪易入,肺气热则皮毛易开。风之小弟寒袭于肌表,久久不散,堵住毛孔,于是肌肤成了老鼠拉风箱,两边受气,要么肿,要么痛,尤其上肢最易受风寒袭击,且上部受邪,经络不通,肢体远端的手部更易瘀血痰湿阻滞,形成肿痛。

蠲痹汤组成:当归4.5g,赤芍4.5g,黄芪4.5g,姜黄4.5g,羌活4.5g,甘草1.5g,薄荷1.5g,桂枝1.5g。

七味中药,补气固表,补虚养血,祛风胜湿,消风去痰。

第一组:当归,赤芍,黄芪

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能补血活血、行气止痛。

黄芪甘温益气,归于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可益肌肤之气,让肌肤有底气免当受气包。

赤芍苦寒,专入肝所藏之血,清血内实热,散留滞的瘀血,使血活而瘀自破除。助当归补血有劲,助黄芪补气得力。

且赤芍苦寒之性味,就像热天里降下的细雨,可缓和黄芪当归的温热之性。

三味相配,可使气旺血旺,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又可阻断引起手肿的血液瘀阻。

第二组:羌活,姜黄

羌活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

为辛苦温燥之品,既可疏风透表,用治外感风寒夹湿引起的头痛项强,肢体酸痛,又可祛风胜湿,治半身风寒湿痹,肩臂肢节疼痛。且尤善祛上部风湿,以除头项肩臂之痛见长。

姜黄同样苦温辛燥,入脾肝经,兼治气。既治气中之血,又治血中之气,行气破瘀。加之能外散风寒湿邪而益肌,与羌活配,可共除寒邪于肌表,并除肌表因两头受气凝聚的痰浊湿气。共治风寒湿痹,肩臂痛等。

第三组:薄荷,桂枝

薄荷辛凉,能搜肝气,散肺之有余,去风痰,引诸药入营卫,治一切风火郁热之疾,透散表邪。比如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引起的肢体拘挛作疼,肩背痛等。阻断肺气热则皮毛易开的机会。

桂枝辛甘温,是肉桂树上最嫩的那一截,桂枝的生长都从它那儿延续,吸收到的天地阳气多,这个阳气用于体内,可散体内与体表湿寒,并使其化成气,从体表以汗水的形式而出。让受邪气束缚的肌表筋络打开,那些肢节间的痰凝血滞,也被一道攻伐消解,从而达到除骨节疼痛之功。

薄荷桂枝二味相配,引调气血直达痛处。

三组合力,黄芪补气固表。当归补虚和血。赤芍清血热散瘀血。姜黄行气破瘀,外散风寒湿邪。薄荷疏散风热,利血脉。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桂枝升阳舒筋,并与羌活共利上肢。

且黄芪与桂枝,一个益气固表,一个发汗解肌,二味相遇,去引起肿痛之表邪最是有益。

共同让内在气血通泰,以免邪气生根,又清内部郁热,散外部风寒及体表之痰湿。加上调和众药的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同时调和羌活桂枝等的辛散之性,共治手气之手肿痛,或指掌连臂膊痛。

一个问题:蠲痹汤如何服用?

水煎服。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