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苦荬菜 kǔ mǎi cà;i
【别名】苦菜、盘儿草、败酱草。
【来源】菊科植物苦荬菜Ixeris denticulata( Houtt.)Stebb.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含乳汁,全株光滑无毛。茎直立,多分枝,圆柱形,有纵棱,紫红色。基生叶丛生,花期枯萎,卵形,矩圆形或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羽状分裂,有时为波状齿裂或琴状羽裂,裂片边缘具不细齿;茎生叶互生,舌状卵形,无柄,长4~8厘米,宽1~4厘米,顶端尖,基部微抱茎,耳状,边缘具不规则锯齿。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具细柄;总苞圆筒形,长7~8毫米,无毛,外层总苞片短小,长约l毫米,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每轮8;花全部为舌状花,黄色,长6~9毫米,花舌长4~6毫米,顶端5齿裂;花药黄色,联合;花柱细长,柱头2裂,黄色,有细毛。瘦果纺锤形,稍扁平,长1~2毫米,喙长约0.8毫米,成熟后黑褐色;冠毛白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产地分布】生于低山的山坡、田野和路旁。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春夏秋季均可采收,除去杂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全草约50厘米。茎呈圆柱形,直径1~4毫米.多分枝,光滑无毛,有纵棱;表面紫红色或青紫色;质硬而脆,断面髓部呈白色。叶皱缩,展开后呈舌状卵形,无柄,长4~8厘米,宽1~4厘米,顶端尖,基部耳状,抱茎,边缘具不规则锯齿,无毛,表面黄绿色。头状花序着生枝顶,黄色,冠毛白色;总苞圆筒形,果实纺锤形或圆形,稍扁平。气微,味苦,微酸涩。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用量6~9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用于肺痈、乳痈、疖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主要成分】全草主要含黄酮类、香豆素和甾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 最近更新时间: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