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保和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案例分析

来源: 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12-28 02:49:12

彭智平 刘少灿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刘保和教授是河北中医学院的知名教授,他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已经有40余载。刘教授师从印会河,深得中医精髓。他在临床实践中善于问诊,抓住主症,屡起沉疴,治疗疑难病症常常出奇制胜。我有幸跟随刘教授侍诊,深受他的教诲,逐渐有所领悟。现将刘教授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乃为其诸多祛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中所治症目最多的一方,方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怀牛膝共11位药组成,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怀牛膝、当归能活血化瘀,同时怀牛膝又能祛瘀通经引血下行,当归又能补血养血,配合生地凉血清热使瘀去而不伤正,方中又佐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药于胸中血府,桔梗与枳壳相配又能调理胸中气机升降,诸气药旨在气通血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证。王清任本人用此方治疗头痛、胸痛、胸不任物、天亮出汗、灯笼病等多种症候。

王清任对气血理论的发挥及其临床应用可谓淋漓尽致,然对血府之瘀血在其《医林改错·气血合脉》说中仍然慨叹:“惟血府之血,瘀而不活,最难分别。”笔者对此深有体会。初随刘保和临诊过程中,见其用此方疗于多种疑难病症,疗效甚佳,他运用此方有以下指征:患者觉平素周身沉困而重,休息特别是睡眠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疼痛,伴或不伴剑突下压痛;脉涩滞不畅,尤以右寸涩象明显;发病开始时向前反推5年,多有外伤病史。

刘保和验案举隅:

验案1:牙痛

任某,男,50岁,2009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自觉满口牙痛,左侧甚,痛窜至耳根,痛时按之加重,且觉木、胀。有糖尿病史5~6年,一直服用西医降糖药,面色黧黑,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涩不畅。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询问病史,知5年前在厕所安装灯泡时从凳子上摔倒,当时疼痛难耐。

处方:血府逐瘀胶囊一盒,按说明书服用,并嘱30分钟以后来看效果。病人服药后20分钟即来曰:“牙已不疼。”

按语:《活法机要·坠损》提出:“治登高坠下,重物撞打,箭镞刀伤,心腹胸中停积郁血不散,以上、中、下三焦分之。”患者从高处摔倒,致瘀停胸胁,又因摔倒时惊恐,肾亦受损,故可判断其病位在中、下二焦。而且糖尿病乃土之有余,土盛则克水,久则水亏。肾又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水亏虚,且上行之路亦被瘀血阻滞,因而牙失荣而痛乃作。面色黧黑亦乃肾水不能上承所致。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疏通肾经,使肾水能达于上而使牙痛除。然其糖尿病已久,非一朝一夕所能凑效,当需缓图。

验案2:头痛

严某,男,26岁,军人,2009年3月22日初诊。患者头痛,自2008年11月份部队“拉练”之后出现,喜按后脑,两眼发困,两耳发热,纳可,寐可,二便正常,舌质暗苔薄白,脉细涩。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询问病史,知5年前因训练,鼻子受过外伤,鼻骨骨裂2次。

处方: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桔梗、柴胡、怀牛膝各10g,川芎、炙甘草各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2009年3月29日复诊,头痛已减一半,余症均减,续服原方7服,后因它病来诊,知此病已愈。

按语: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血脉多聚之处,又是清阳交会之地。头为诸阳之会,清阳所居之位。此即《内经》所说的“清阳出上窍”。鼻子受伤致瘀血留阻于阳经,而阻碍清阳上升之道而发头痛,久之瘀血郁积于胸中。其头痛喜按,两眼发困均为清阳不升之征。两耳发热乃经络不通,局部郁热之象。然其“拉练”为诱发诸症之因,故用血府逐瘀汤去其瘀滞,畅其气机,使清阳之气得升而诸症见愈。

验案3:口中香

吴某,女,2009年3月1日初诊。患者自觉口中香,如吃了黄豆感,自今年春节后发作。月经提前4~5天,色黑有血块,末次月经为2009年2月26日。身不定处有憋胀感7~8年,揉捏则嗳气。舌质暗,脉涩滞不畅。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

处方:生地、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桔梗、柴胡、川芎、怀牛膝各10g,炙甘草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2009年3月8日复诊,自述口中香已除,已无不适,故嘱停药。因此人为药房内员工,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其臭香。”又因足太阴脾经“夹咽,连舌本,散舌下”,且“脾主味”,故口中香乃脾之病。妇人多忧悲郁怒,多致肝气郁结,久之使血络瘀阻,肝病传脾而出现脾经症状。此即《金贵要略》所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7年前患者身不定处有憋胀感,揉之则嗳气,肝气郁滞之象可证,久之则病脾而出现口中香。血府逐瘀汤亦可视为由四逆散和桃红四物汤加怀牛膝、桔梗组成。四逆散疏肝解郁,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怀牛膝、桔梗升降相因、斡旋气机而使郁结得开,瘀血得化而诸症皆除。

验案4:失眠

达某,女,38岁,2008年8月6日初诊。患者寐差自15岁开始,夜过21点以后即入睡难,入睡后次日清晨2点左右即睡不实,4点必醒,寐中外界稍有动静即醒。月经前10天面长痤疮,白带正常。咽滞(自觉因说话多引起)。19岁时曾患心肌炎,现遗留心肌炎后遗症,疲劳时易犯头晕(西医诊为美尼尔氏综合征),日犯一次。血压低,饥时心慌,出虚汗已10年。二便调,纳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敲击右胁肋牵引剑突下痛。

处方:生地、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柴胡、怀牛膝、炙甘草各6g,川芎、桔梗各4g,生黄芪15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6g,7服,水煎服,每日1服。经随访,患者药后多年痼疾有所好转,此后一直按此方抓药,现已愈。

按语:古人云:“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患者初因阴阳不和而入睡难,渐为瘀血阻络,留于胸中,使阳不能入于阴而致失眠。阳降不得,便亢逆而上,发为痤疮,经后消退缘其部分瘀血可借月经而排出体外。日久则气阴两虚,而出现头晕、心慌、出虚汗之症。然胸中瘀血乃其疾病发展的根本原因,故治疗仍当活血化瘀以治其本,方用血府逐瘀汤,佐以生脉饮、黄芪培补气阴,使气行则血行,水足则舟行。

瘀血证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刺痛、拒按、夜间疼痛加剧、皮肤甲错、舌象呈现瘀斑、脉象沉涩等症状,这些症状医生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就血府逐瘀汤证而言,其病位在血府,即在胸胁膈间。刘保和曾经使用这个方子来治疗心悸、咳嗽、脱发和头摇等多种疑难杂症。只要患者具备血府逐瘀汤的指征,刘保和就会毫不犹豫地使用这个方子,而且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临床效果犹如击鼓。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