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套改称“安全套”其实是误导

来源: 药材库
发布时间:2023-12-27 21:41:09

近年来,国内流行将避孕套改名为“避孕套”。正因如此,很多人误以为避孕套可以很安全。近日,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琦在广州现代医院举办的“性文化与生殖健康”研讨会上指出。

避孕套预防性病和艾滋病没有科学依据。在中国把避孕套改名为“避孕套”是一种不科学的误导,会导致非常负面的后果。

性传播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殖健康。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性自由的普及和环境污染,成年人的生殖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下一代的健康和生活。朱琦副委员长介绍,

损害生殖健康最常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生殖系统被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即患有性病。

被列为世界性重大问题的艾滋病更可怕。据朱琦介绍,感染艾滋病的孕妇在没有接受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30%-50%。迄今为止,没有一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婴儿能活到成年。

安全套预防性病缺乏可靠依据。

为了维护人类生殖健康,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生物医学寄希望于未来的艾滋病疫苗和特效药,但目前主要集中在使用避孕套的所谓“安全性行为”上。然而

事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美国一直在推行大力推广避孕套的政策,但性传播疾病在美国盛行的事实表明了这一政策的失败。朱琦说:

事实上,用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避孕套仍然缺乏可靠的流行病学证据。

自安全套推广之初,其预防效果就受到质疑,因为安全套预防怀孕的年失败率通常高达10%。因为艾滋病病毒比精子小很多,所以艾滋病病毒可以侵入生殖器官的黏膜和皮肤。

远不止是精子进入输卵管的唯一通道。此外,怀孕受排卵时间限制,感染艾滋病病毒不受任何时间限制。此外,避孕套的质量和正确使用等诸多因素决定了HIV感染比怀孕更容易实现。因此,

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失败率远高于预防怀孕。同时,由于利益的驱逐,安全套也很难做到“安全”。朱琦表示,并不是一种特效药或疫苗就能帮助人类最终战胜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维持生殖健康。

不是避孕套,而是性道德。

把避孕套的名字改成“避孕套”会有严重的后果。

随着中国性观念的日益开放,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大行其道,导致性病流行,未婚堕胎越来越多。为了维护生殖健康,我国大力推广避孕套,倡导“安全性行为”,避孕套也公开改名为“避孕套”。

对此,朱琦表示,避孕套更名为“安全套”让很多人认为使用避孕套可以很安全,由此产生的虚假安全感会让高危人群拒绝改变高危行为,也会诱惑更多人毫无畏惧地参与滥交活动。

尤其是对于已经有强烈的性欲望,却不敢尝试的青少年,因为“安全套”教育只关注人的生物属性而忽略了人的社会属性,只谈“安全可靠”,不谈或很少谈失败的风险。

心理上解除了对怀孕和性病艾滋病的恐惧,后果很严重。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