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来源: 药材库
发布时间:2023-12-27 22:46:56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套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禀赋、相互制约,从而达到生态平衡。五行学说是一门善于解决多种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一种有价值的理论方法。

五行的具体内容很简单,就是原生金、原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与水,水与火,火与金,金克木与木土的关系。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所谓共生,就是五行中有“我生”和“我生”。比如原生金,是指地球的矿脉中含有金属,可以通过冶炼产生;金圣水是指金属工具可以挖井、挖渠、挖水源。

所以叫金圣水;水生木是指植被的生长必须靠水来滋养。没有水,植物就不能生长。木火是指草木能烧成火,这是古人常做的事。火是人类征服的第一股自然力。火意味着炽热的阳光可以温暖土壤,

使土壤充满生机,所以土地在冬天无法生长植被,因为没有火,所以没有生机。

“我活着”是我的“儿子”,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我的是我妈,跟我亲生母亲一样。五行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生者的“母”和生者的“子”。这五种元素构成了一个无尽的生物圈,

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五行互为“亲戚”,是一个充满爱的系统,是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但世间万物不仅需要互助,也需要互相牵制,即互相牵制和约束。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体系。

所谓相互牵制,就是相互牵制。比如土克水就是土的堤坝,可以限制水的流动。所谓“水来土挡”就是这个道理;水是用来灭火的;霍克金,矿石中的金属是用火冶炼出来的,应该是古人掌握了制陶技术之后才逐渐发现的。当然,

用火锻造金属,制成各种器皿和工具,是一大创举;金克木的意思是金属工具可以砍树、收割庄稼、造船和木制家具;木克土是指植被的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而不板结,成为生机勃勃的土地。

五行之间,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五行中的每一行都不可或缺。没有一条线,这个系统就不存在。任何一个元素都不能过了头,会影响到其他元素,其他元素也会相应发生变化,通过互抗互生的相互作用来恢复系统的平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行中的水、火、木、土可以是自然物质,而金不是。黄金是人类劳动的成果。生命和五行之间的和谐只有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才能实现。没有人类活动的参与,五行就不能成立或“活动”。

考古证实,金属被冶炼之前,只是在石器时代,大量金属工具的出现是五行学说出现的物质基础。

也就是说,“原生金”是人类通过冶炼矿石生产铜、铁、银,金属的生产是人类劳动的结果;“金克木”,也是人类劳动过程,用金属工具收割。

用金属工具加工木材;“烧金”的过程,是人类冶炼金属、制造金属器皿的过程;“金水”的过程就是挖井修渠挖水源的过程。所以我们说,没有人类的创造,五行是不能成立的。

但只有四种物质元素:木、火、土、水;没有人类劳动的参与,即使有五种物质,也不能“做”,而只有“五物”和“五行”所谓“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元素在人类劳动的参与下运动和“活动”。

改变。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比如天地五味,与人体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气归肝,属木。暑气通心,心属火。长夏之气通脾,脾属土。秋气通肺,肺属金。冬气归肾,肾属水。

春天有风,风吹着植被使其生长。植被的生长表现为向上伸展,向下生根,原生植被的味道是酸的。肝脏的功能是像树一样排水、上弦和伸展。当肝气舒适时,人的血液就会通畅,消化吸收的功能就会旺盛。树木依赖水和土壤,

影响水土。所以,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首先要看肾水是否充足,脾土是否健康。当然,木能生火,火能生金,所以肝火太旺,会影响肺气的释放,血液的流动,心境的平和。

其他四脏和肝一样,其功能正常与否不仅与自身有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这是中医的特点。它不是只看一个脏腑,而是在整个系统中寻找平衡,试图恢复五脏与脏腑之间的平衡。

恢复脏腑气血津液五官九窍骨肉的动态平衡。

在五行学说的体系中,每一行都是平等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谁也不能过度,会导致一系列的变化,不和谐,其他物质因素,疾病。同样的道理,

任何人都不允许五行中有“一行太弱”,因为“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行,会出现不和谐、不平衡,一系列的变化和疾病。

五行学说强调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国”的出现,需要多重世界的相互牵制和大智慧。什么是大智慧?是“道法自然”,即天地日月星辰的运动,形成四季五行。

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论法宝。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在过去的哲学中,时间和空间是分开衡量的,就像两条可以任意交叉的线段。只要时间和空间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物质。所以,在过去,时间和空间总是分开的,用不同的理论来衡量。

分别鉴定。在五行学说中,时间和空间是在人的帮助下融合在一起的。

天地五味原本是互不相关的事物,彼此孤立,是分别具有“包含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元素。但在人体内脏的帮助下,天地五味统一形成人,共同供养人。

当然,天地五味的分离也会促成人的死亡。

空间的东、西、南、北、中、春、夏、秋、冬五个方位,在五行的指引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合。比如东方配春,属木;南方配夏,属火;西配秋,属金;北方是冬天,属于水;中部属于土,与四季有关。

主要属于夏末秋初的长夏。这种依附构成了一个在时间上不间断,在空间上不可分割的整体和动态。

人体的五音、五色、五体、五味、七情、九窍都可以被五行学说贯穿,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换句话说,与人体五脏相关的哲学基础就是五行学说。

人们经常提到《易经》与中医的关系,大多认为两者关系密切,但我们在中医著作中却看不到《周易》被引用的情况。

《易经》其实医学内容很少,主要在方法论上,目的是启发人的思维。另外,在方法论上,阴阳五行学说把《易经》的精髓传递给了中医。

所以中医经典里很难看到《易经》字。

人们在解释0755年到79000年的八卦时,认为干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临别卦代表火,根卦代表山,交换卦代表泽,地震卦代表雷,荀卦代表风。

天、地、水、火、山、山、河、雷、风,基本都是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环境,八大物质中没有人为因素。

但是,八卦的土地,山川,可以汇成土壤;天、雷、火可合为火;风可以变成木头;水还是水。八卦中的物质虽然丰富,却掩盖不了五行中的金。换句话说,八卦虽然号称能概括一切,却缺少了五行中的黄金。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黄金不是自然界固有的,它是人类劳动的结果。

八卦的形成并不依赖于金属,也就是说它出现的更早。五行学说不可能在金属被冶炼之前,在金属工具没有被广泛使用的时候出现。

在五行学说的体系中,火作为人类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它获得了比八卦中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木可以代表生命,所以在八卦中也有不同于风的特殊含义;作为土地、山、山精华的代表,

其地位也更加显著;水是这个星球上最丰富的物质,也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地位不可小觑。

在八卦中,“荀”有时被解释为风的象征,有时被解释为木的象征。《周易》用三画解十五卦时,用风解十卦,用木解五卦。据说Kangua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水的象征。

有时也有人说它是春天、云和雨的象征;偏离占卜大多被解释为火的象征,少数情况下被说成是光和电的象征。

《象传》全方位链接八卦,与身体的头、腹、脚、大腿、耳、眼、手、口匹配,与马、牛、龙、鸡、貘、雉鸡、狗、羊等动物匹配。

于是,八卦的附属事物逐渐扩大,出现了“添烦恼、心脏病、耳痛”等疾病的符号。

传说的八卦起源于伏羲时代,比较早;而五行学说则形成于商代之前的禹,晚于八卦学说,故对其有所借鉴,也有所取舍。

五行不仅简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由八个要素简化为五个要素,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普遍和严密。

五行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随机性”的推算结果(即每一次求卦结果都不一样),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

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

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过剩或者不足,

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

在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说卦传》 、 《素问》 、 《灵枢》 之中,我们见到了丰富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却没有发现八卦的文辞。

作为六经之首、中华文化源头的“易学理论”已经被阴阳五行学说替代,它们与原始的医学知识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彻底摆脱了“巫师”、“巫术”的影响,摆脱了迷信,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

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与完善,并一起走到了二十一世纪。

在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冲击中,阴阳五行学说仍然以它深厚的底蕴、宽广的视野、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地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难经》 )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