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两个阶段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经国务院批准,四所中医学院同时成立,标志着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如今,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历史见证了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建立、发展和壮大。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半个世纪的征程中,有四个划时代的时期,标志着北京中医药大学四次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转折点。
1960年,北京中医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走在了高等中医教育发展的前列。
1993年,北京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199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0年,原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针灸骨科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办学实力进一步加强。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几代人励精图治,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推动中医药科学学术进步、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主要表现在学校实现了“四个历史性飞跃”。
办学规模和效益的飞跃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各类学生18165人,比开学时增长了160多倍。其中,外国留学生和台港澳学生比例居全国高校前列。逐步建立了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体、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完整教育体系。
医、药、针、管、护协调发展,面向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培养人才,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国外教育等各类学校,
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国际化为发展方向的鲜明办学特色。5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高级中医药人才,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3万多名各类中医药人才。
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的飞跃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从1个发展到6个,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9个。
该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建立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之一。有中医、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均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全部2个学科。
包括2个学科的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管理科学等1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建立了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科学研究和学术建设的飞跃
学校坚持“面向社会、注重基础、强化应用、促进结合”和“立足传承、注重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指导思想,科研以中医药基础理论创新研究、重大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为重点,取得了显著成绩。
仅“十五”期间,学校就获得科研项目578项,科研经费11242万元,“973”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973”、“863”项目24项,国家“十五”重点研究项目27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其他国家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66项。此外,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中药现代化在线合作研究中心等R&D机构。
以及多种形式的联合建设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国际化进程中的一次飞跃
推进国际化办学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经具备的优势,也是其着力打造的亮点。仅最近10年,学校就与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与国外32所正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
自1996年以来,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合作,首次在海外提供中医本科教育。在德国建立的葵子亭医院已成为对外医疗合作的典范,得到了德国政府、中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还着力突出三个办学特色:一是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教育体系;二是以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
努力构建优势突出、覆盖广泛的重点学科体系;第三,着力扩大办学的广泛性和开放性,努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历经50年磨砺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提出了到2020年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宏伟目标。他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