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粹谱新篇半个世纪铸辉煌

来源: 药材童子
发布时间:2023-12-27 22:50:34

百年大计:站在新起点

2006年11月11日是广州中医药大学50周年校庆。50年来,这所新中国最早开展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著名学府,历经艰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人才。今天,

广州中医药大学走过了半个世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冷静思考,科学规划中医药新发展。

50年前,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下,广州中医学院正式成立,直属卫生部领导。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广州中医学院取得了全面发展。

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专业人才、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1995年,广州中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199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正式立项。

截至目前,国家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2000年,广州中医药大学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合资,以广东省为主管理;2002年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

成绩优异;200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广东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五重点学科建设整体验收,启动广州大学城新校区建设。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为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在2006年初,

学校主体已进驻广州大学城校区。新校区占地1050亩,总投资18亿元,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广东省有着悠久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基础和丰富的中医药资源。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提出将广东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广州中医药大学立即响应。

肩负起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重任,责无旁贷。2005年,张德江书记视察广州中医药大学并作出重要指示。2006年1月,广东省召开了建设中医药强省会议,广泛深入地讨论了中医药发展和强省之路。

广州中医药大学清醒地认识到,它面临的不仅是21世纪激烈的人才竞争,更是全球范围内更加激烈的中医药技术和产业之争,以及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千年国粹,为人类健康服务的重要命题。

如今,广州中医药大学立足南方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优势。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增强了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在办学层次和规模、教学质量和成果、

科研实力和水平、医疗服务和社会影响力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功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德行博学:学科稳步发展,科研实力增强。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拥有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承担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方面成绩突出。

目前,学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在广东省高校中排名第三,在全国省属高校和地方中医院校中排名第一。

2003年12月,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等8个学科再次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6年5月,

中医临床基础、中医药学、中医妇科、中医消化内科、中医脑病、中医心血管、中医皮肤科等7个司(局)级重点学科成功进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一轮重点学科建设。

目前,重点学科科研条件进一步改善,拥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个(合作),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室、基地、中心)23个(其中合作3个),国家级中医重点病种10个,省级中医重点病种20个。

近年来,学校新增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麻醉学、生药学、药物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目前,学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两个学科,拥有15个博士点和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实现了学位授权点从纯中医向临床医学、药学、哲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

在本科教育专业中,学校开设的本科教育专业有17个,横跨医、理、工、管、经、文、教等7个学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全国高校中增设了中医妇科精品课程。

新增中医内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针灸学、中医妇科、伤寒论6门精品课程,以及广东高校中医针灸制药工程2个知名品牌。

2004年,在教育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所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整体水平名列第一。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居全国第三。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系统排名第一;中药学整体水平全国排名第六。广东高校只有两个一流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就是其中之一。

国家级项目91项,——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项,“973计划”项目1项,“973计划”子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3项,“863计划”子项目6项,“十五”重点项目12项,科技部社会发展专项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

2005年,邓铁涛教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学校成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同年,学校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实现了承担高水平重大科研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学校充分发挥岭南温病在抗击非典中的治疗优势,潜心科研,先后获得国家非典自然基金和霍英东专项基金的资助,并参与国家“973计划”。

共资助1000多万元。

人才辈出: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培训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制定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和《重点学科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了20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100名中青年学科骨干。在“十五”计划和211工程期间,

广州中医药大学1人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首位青年女科学家称号,1人获全国名师一等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奖,1人当选教育部委员,7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学校还引进了2名双聘院士、3名留学回国人员、1名博士后和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目前,

广州中医药大学建设了一支由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组成的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随着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增长,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狠抓教学质量。为确保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强过程管理,严格学位审查,实行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

有效监控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产出一批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三年来,共有103名研究生获得各类奖学金,其中广东南粤优秀研究生24名,求是研究生30名,一方奖学金49名。

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作品大赛中,入围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优秀组织奖1项,成为广东省获奖最多的高校,以总分160分继续领跑全国中医药高校。

2005年,学校的博士后工作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学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人事部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国唯一获得优秀中医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位。

是广东省仅有的三个优秀博士后流动站之一。

真心济世:服务社会,走向世界。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所(直属医院4所,非直属医院8所,联合医院1所)。其中,一、二附院的医疗水平和效益继续保持国内同类医院的领先地位,均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

二附院(广东省中医院)荣获“全国百强医院”、“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得到社会认可,成为全国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是民族健康产业的一面旗帜,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广东省赢得了荣誉。

{x}

学校的重点学科对重大疑难疾病的研究提高了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学校的附属医院应用中医中药防治“非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显示了中医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一附属医院收治70例“非典”患者,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了106例“非典”患者,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并涌现了一批像叶欣那样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

得到上级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高度赞扬和肯定。刘仕昌和彭胜权两位教授被任命为省防治“非典”中医专家小组成员。彭胜权教授制定的非典型肺炎中医防治方案在全国推广。

林琳和杨志敏教授受香港医管局邀请赴港指导“非典”防治工作,被授予香港抗炎勇士金质奖章,开创香港公立医院使用中医药治病之先例,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证明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防治现代疫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已初步形成了中医药科技产业链的发展和运作模式。

学校已建成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中药规范种植研究基地(GAP)、国家新药(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GLP)、国家新药(中药)临床实验研究中心(GCP)。

科技产业园的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研究中心的中试车间立项筹建GMP药厂。广州中医药大学大药房公司已投入GSP规范建设和运营。广州中医药大学网络有限公司也正在运行。

这为学校最终形成涵括GAP、GLP、GCP、GMP、GSP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和现代化物流与医药信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州中医药大学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广东省大多数中成药名牌产品或中药保护品种,都由学校的科技成果转让或合作开发而成,如学校自主研发的通络生骨胶囊获技术转让费高达1500万元。

学校还积极为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兴粤”、“科技扶贫”战略的实施做贡献,努力为地方经济服务。如学校积极参与国家中药材GAP建设,

先后在河源、梅州等16个基地开展藿香、五指毛桃等9种中药材产品的规范化种植,种植面积达20多万亩,为广东省农业直接增收40亿元,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广东平远鸿运南药种植有限公司、湛江恒诚制药有限公司、中山中智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产学研结合基地,合同金额数百万元。

学校现代中药作用机理与创新药物研究项目参与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广东山区县梅县金柚药用价值的利用与开发”,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地方经济和扶持贫困地区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学校还不断加强与国际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医疗的交流与合作,在致力于将中医药推向国际市场的同时,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中医和中药的研究。

如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术带头人李国桥教授发明的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商品名Artekin)于2003年1月获国家新药注册,经过英国牛津大学热带医学院等机构开展的多中心4000余例临床验证,

总治愈率达95%以上,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优先支持开发的项目。由李国桥教授作为项目主席,世界卫生组织协调,旨在将新药双氢青蒿素派喹片推荐作为WHO基本药品目录的国际性研究推广项目,

2004年获疟疾风险基金(MMV)350万美元资助,由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著名机构承担,我国仍然享有自主知识产权。此项目不仅对遏止全球疟疾流行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亦将为中国药物进入国际市场开创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该重点学科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合作开展了中国疟原虫抗性基因方面的基础研究,合作论文在美国热带医学与卫生学杂志(Am.J.Trop.Med.Hyp)发表。

学校与法国巴黎第五大学合作开展的艾滋病疫苗研究方面,经猴艾滋病病毒(SIV)感染恒河猴实验结果证明,该疫苗可使病猴体内产生有效而持久的SIV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

免疫后外周血中的SIV RNA可下降到1/1000,并可观察到淋巴组织的重建。合作论文发表在2003年1月出版的国际著名科学刊物Nature Medicine,研究成果受到国家和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BBC、CNN、法新社、科技日报、参考消息等300余家媒体竞相报道了此项成果,国际科学界对此原始创新研究寄予厚望。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预言,这可能开创一条全新的艾滋病治疗途径。

{x}

巍巍学府,世纪传承,适逢建校五十周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已下定决心要以五十年校庆为契机,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医研三者并举的办学方针,

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具有南方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教学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