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的基本范畴。原意指阳光的后向,后用于解释自然界中两种对立的、相互消长的物质力量。西周末年,人们从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渐把矛盾的概念上升到阴阳范畴。春秋末期,认为“阳是最重要的因素,
阴阳”表达了事物转化为对立面的思想。《老子》提出“万物负而抱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矛盾,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为道”的原理,
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把阴阳上升到最高的哲学范畴。汉代以后,阴阳学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明清时期,王夫之收集前人成果,将阴阳盛衰学说发展为“太虚不动”说。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在不断的阴阳交替中去旧换新,形成了比较彻底的矛盾发展观。
内容
阴阳被古代医家引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认识和探讨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被赋予特定的医学含义,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万物上下;阴阳,男女之血;左右,阴阳之道也;火和水是阴阳的标志;阴阳,万物之力始。”中医的阴阳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阴阳对立。中医认为,自然界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或现象有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既对立又统一,作为制约和斗争的结果,达到了统一,即动态平衡。就人体而言,当阴阳关系处于相对平衡时,
人体呈现健康状态。如果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种关系失衡,阴阳的某一方面就会过盛过衰,就会发生疾病。
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既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就人体而言,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活动的基础和结果。
功能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它们互根互用,维系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阴阳平衡。阴阳双方始终处于不断的潮起潮落运动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就人体而言,各种机能(阳)的产生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营养(阴)。
这就是“阴消阳”的过程;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产生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这就是“阳消阴长”的过程当这种波动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人体就表现出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这种波动失去平衡,
当阴阳一方偏高,一方偏低时,人体就处于病理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的对立面会转化为它们的对立面。就人体而言,体内物质与功能的相互转化,生理活动兴奋与抑制的相互转化,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阳证与阴证的转化等。
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具体体现。
表:人体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
功能
阴阳学说对中医临床思维和诊疗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结构,根据其位置和功能特点,都可以分为阴阳属性(见表)。
用来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生命活动和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是阴阳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例如,阳的功能和阴的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是这种对立统一的体现。
用于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包括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包括阴精和杨琪,邪气也包括阴邪和阳邪。阳邪致病,可导致阳亢伤阴的热证。阴邪致病可导致阴盛阳伤的寒证。杨琪不足以控制阴,
会引起虚寒症。阴液不足,不足以控阳,可引起虚热证。所以,阴阳失衡是一切疾病的根源。
用于疾病的诊断和辨证。尹和概括地解释了各种证的位置、性质和属性,从而成为一个辩证的纲领。如果颜色分阴阳,颜色鲜艳的是病在阳;深色是阴影中的疾病。沉默分阴阳:然后声音大,多嘴,不安分。
多属阳热证;声音微弱,沉默寡言,多属阴寒虚证。脉象分阴阳:浮、大、泛、滑,数为阳;重、小、细、涩、迟都是阴。
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要确立治疗原则,即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恢复阴阳平衡,还要总结药物的性能,作为临床用药的依据。如果药物的性质为寒、热、温、寒,则感冒药属于阴,
治阳证;温药属阳,治阴证。药物有酸、苦、甜、辛、咸、淡,其中辛、淡属阳,用于阴证;苦、咸药属阴,用于阳证。药物的作用趋向升降,其中升降的药物属于阳,具有升阳散寒开窍的作用。沉积物属于阴、
具有清热泻下、消食导滞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