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最初发表于《江苏中医》,1997年第7期。
大概从明朝中叶开始,医生开药方时每种药至少要写三个字,以四个字最重要。除了药品名称之外,还冠有产地、规格、质量等要求的字样。可惜已经逐渐消失了。好在加工所需的词,如炒、烤、漂、煅、灼等。都还保留着。
是道地药材);“楚”菊(指产于滁州者);“广”陈皮(产于广东);“藏”红花(产于西藏);“川”桂枝(产于四川);“淮”山药(产于河南省怀庆地区);“宣”木瓜(产于宣州);“苏”薄荷(江苏产);“云”茯苓(产于云南);“西”黄芪(产于山西、陕西);“雅”黄连(产于四川洪雅地区);“蒙自”肉桂(产于云南省蒙自县);“新会”皮(广东新会产的橘皮)等。
规格已消失的字有:“大”熟地黄,“奎”白芍,“荆”玄参(大、奎、荆均指选用大药材);“小”生地、“细”生地、“紫”黄芩(小、细、紫指小药材的选取);“肥”知母等。
有:“鲜”佩兰(需新鲜产品);“陈”香(要求越老越好);“淡”杏仁(必须去皮);“净”麻黄(不留杂质);“香”白芷(香气未失);“淡”竹叶(仅黄竹的叶子)和“淡”肉苁蓉(淡味为上品);“拍拍”马博(拍拍所有灰尘的那个);“粉末”甘草(当破碎时具有粉末状物质,
类似上面列举的中医方剂中的常用词还有很多,中青年中医现在可能很“困惑”。让老中医们或多或少地对王献之(303-361)的“情随时代动,情随时代去”(见《兰亭集序》)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