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牛膝的妙用中药牛膝图片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05 21:26:44

编者注

牛膝作为常用中药,在各种方剂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牛膝味苦、酸,主治寒湿痹阻、四肢抽筋等症。今天就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郑虎占教授对牛膝神奇功效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吧!

>>>

牛膝

该药味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强筋骨、化瘀通经、利尿通淋、导血下行的功效,用于血瘀阻络、经闭、痛经、经期腹痛、胎水不留、跌打损伤、腰膝酸软、腰膝酸软、淋证、水肿、小便不利、头痛、眩晕及各种出血症。

牛膝原植物茎节形似牛膝,故名牛膝。也因服食后能使人膝坚如牛膝而得名。牛膝临床使用时,除要熟悉其药性外,还应掌握其常见配伍,了解其常见品种之间的区别,为临床合理应用做好准备。

牛膝的药性是“降”,“降”的表现就是作用部位在下方,作用趋势向下。由于它的作用部位在下方,所以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痛经、闭经、难产、胎衣不下、湿热淋证、尿血等下身疾病。我在临床诊断下身疾病患者时,总是加入牛膝,促使整个方剂直达病处,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牛膝作用趋势向下,具体作用有四:一是导阳下行,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面目赤白等症。 用本品导阳下行时,用量要大,如镇肝熄风汤中用怀牛膝一二两。二是导血下行,治疗气血上逆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症状。我在临床上治疗经络瘀滞、血不下行引起的闭经,在复方中加入怀牛膝导血下行,可增强全方活血通经的作用。 三是引火下行,治上热下寒,口干咽干,头肿目赤,口舌生疮,足膝冷痛等症。我将六味地黄丸改成汤剂,加牛膝、肉桂等,冷服,以引上焦之热下行温热下焦,使上焦之热除,下焦之寒散,常有疗效。四是引药下行。《本草纲目·孟泉卷上》载牛膝“引诸药如奔跑般下行,故腰腿膝踝间诸病,必配用,不可缺用。”本品即引药下行,用量一般在6g以下。

牛膝常用配伍有六种,第一种是牛膝配木瓜,有强筋健骨、去风湿、止痛之功,主治下肢疼痛、肝肾不足。我刚学医时,跟一位老中医学习,发现他善于用药对,下肢疼痛用木瓜配牛膝,上肢疼痛用桂枝配威灵仙,腰痛用槲寄生配川芎,胁肋痛用柴胡配黄芩,疗效良好,可以借鉴。第二种是牛膝配槲寄生,有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主治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疼痛,笔者常用。 第三是牛膝配苍术、黄柏,名三妙丸,具有清热利湿,强筋健骨,滋补肝肾之功效,主治湿热所致的足膝筋骨无力。第四是牛膝配铁皮石斛,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健骨之功效,主治肝肾不足所致的脚跟疼痛,本人临床用过,效果不错。第五,牛膝配戴哲石,能平和阳气,治疗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之症,如面红目赤,头痛等。第六,牛膝配黄芪,能益气养阳。 与牛膝相配,可发挥牛膝下沉的特性,防止黄芪过于上扬阳气。

另外,古文献记载牛膝止疟有良效,应予注意。如《景岳全书卷五十一》载:“牛膝止疟,效甚。凡邪气已散,气血微虚者,以牛膝为主。牛膝二钱,当归三钱,陈皮三钱。以上用好酒一盅,浸一夜,次晨加水一盅,煮至八分剩,温服。”

中药牛膝图片_中药牛膝_中药牛膝入什么经

怀牛膝有三种:怀牛膝、川牛膝、土牛膝(都牛膝),都是苋科植物。如果药方里只写怀牛膝,药房就会给怀牛膝。这三种药都能活血通络,止痛经,其中川牛膝效果最强,其次是怀牛膝,再次是土牛膝。

中华牛膝性状坚实挺拔,具有滋补肝肾、强筋骨、导血火、下行阳等功效,是古代本草记载的主流品种。

四川牛膝自明初《云南本草》中已有入药记载,四川牛膝与怀牛膝均有利尿通淋之功,但四川牛膝作用更强。四川牛膝质地疏松,通经活络,滑关节,善于治疗关节疼痛。宋代《本草纲目》虽已有怀牛膝的记载,但古代使用的怀牛膝品种混杂,多指各地野生怀牛膝,也有以菊科植物天明菁的根为怀牛膝的。经考证,古代怀牛膝的主流品种为范氏植物怀牛膝的根。 本品清热解毒,是治疗热毒咽喉肿痛的要药。三种牛膝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应区别使用。

中国药典规定川牛膝常用量5-12g,川牛膝常用量5-10g,牛膝常用量10-15g,鲜品30-60g。月经过多、孕妇、中气下陷、遗精者慎服。

现代研究表明,牛膝具有刺激子宫、抗生育、抗早孕、利尿、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炎、镇痛、利胆、降低血黏度、抑制心脏等功效。

中医临床精要十六讲

中医临床精要十六讲

扫描二维码即可免费试读

郑虎占编著的《中医临床十六讲》介绍了97味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要点,是作者长期研究、应用中药的心得体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供中医师、中药师、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爱好者参考。

❖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疗法的推荐或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疗建议,如需诊疗请咨询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先前的建议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