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00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概括
中医药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禹州中药材市场是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目前规模庞大,品种丰富,覆盖全国多个地区的中药材供应,加上中药材炼制技术精湛,大力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全链条中药材产业体系。
关键词
规模、特点、发展
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
历史起源
禹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大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均在禹州行医、采药、著书,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禹州医药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唐代开始,禹州的药材市场逐渐形成。随着医药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明代禹州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明嘉靖年间,已种植名贵地道药材45种,禹白芝、禹南星、禹白福等药材已被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解放后,中药材生产得到很大发展,1969年,全市出现200多个药材种植村。 1985年3月恢复举办中药材交流会,推动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2000年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药材2500万公斤,建立种植示范村78个,发展种植示范户2000户,建成连片示范田36块。
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
土地面积
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又名中国药材城)占地400余亩,包括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可容纳2500个摊位的中心交易大厅,三层以上营业用房2000余栋,并附设仓储、银行、酒店、停车场、娱乐场所等服务设施,是集物流、信息金融等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中药材市场。禹州中药材市场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品经营户600余家,同时,内地多家知名中成药生产厂家聚集在市场周边。市场经营中药材品种上千种,以批发为主,兼顾零售,以现金交易为主。 依托周边乡镇30多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城药材价廉物美,在国内中药材市场占有重要份额,颇受客商青睐。
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
主要特征
药用资源丰富
禹州地处伏牛山脉残余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北、西、西南三面环山,山前丘陵起伏,中部和东南部为辽阔的平原。颍河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特殊的地貌特征和自然的地理气候形成了多个生态类型区,为药材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禹州因独特的地理优势,地道药材颇多。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动、植物、矿物药材1084种,储量达1200万公斤。其中:全国重点调查的363个品种,禹州有147个,占40%;全省统一调查的351个品种,禹州有225个,占64%。
拥有传统烹饪技术
禹州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悠久,以加工精良、炮制古老而著称。禹州中药材炮制加工工艺中的“浸、浸、煅、炖、炒、烤、蒸、煮”、“熟地九蒸九制”等工序更是独具特色。炮制后的药材有的片薄如丝,一吹便可开,而且每片均匀、厚薄适宜。长期以来,禹州以追求炮制方法的精益求精而著称。“药不入禹州不香,医不入药王不医”是禹州传统中药文化的精髓。
河南禹州中药材市场
发展历程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禹州中药材市场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为适应中药材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药城交易大厅正在进行改建和重新定位,改建后的交易大厅将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经国家批准按GSP标准经营中药饮片的合法场所。
重点种植中药材
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起草备案了《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环境条件》等4项河南省地方标准、《无公害白芷生产技术规范》等14项河南省中药材行业标准,建立了6个中药材产学研基地和9个中药材种植试验田,建成了诸葛麻粉迷迭香、摩羯关庙连翘、番坡药照寺丹参防风、宏昌老君堂金银花、菊花等96个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全市种植中药材品种50余个,种植面积41万亩,年产中药材7万吨,产值6亿元。
发展高科技综合农业
围绕打造中药材全链条产业新体系,禹州市在建设标准化规模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注重加强与顶尖专家团队和科研平台合作,深耕中药材加工领域,发展中药材粗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全品类产品体系,培育一批集种植技术研发、深加工产品开发和贸易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农业企业。
近年来,禹州市充分挖掘过去积累的市场优势,联动网络交易平台,吸引各地中药材企业前来采购。去年,禹州市中药材市场销售量达8万吨,交易额近40亿元,医药流通企业20家,年销售额达35亿元。迷迭香产品远销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欧美国家及东南亚地区。在新“丝绸之路”上,“嘉日月芙蓉”一路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