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肌痉挛,属于中医中的“呃逆”、“哕逆”等范畴。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使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难以自止,是主要的临床表现。笔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五种,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寒邪犯胃型:症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口淡不渴,舌苔白,脉迟缓。治宜温中散寒、降逆止呃,方用丁香散加减。药用丁香、柿蒂、高良姜、炙甘草、吴茱萸、肉桂、乌药、陈皮等。
胃火上冲型:症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和胃、降逆止呃,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药用竹叶、生石膏、沙参、麦冬、清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等。
肝胃气滞型:症见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纳减嗳气,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治宜顺气解郁、降逆止呃,方用五磨饮子加减。药用木香、乌药、枳壳、沉香、槟榔、丁香、代赭石、郁金等。
脾阳不足型:症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温补脾胃、和中降逆,方用理中汤加减。药用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茱萸、丁香等。
胃阴亏虚型表现为呃声短促而难以续存,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想吃饭,或者吃饭后感觉胀闷。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少而干,脉搏细数。治疗方法应该是益胃养阴、和胃止呃。可以使用益胃汤加减的方剂,并加入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炙枇杷叶和柿蒂等药材。 (伏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