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未病

来源: 久久
发布时间:2023-12-27 22:49:46

每年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患者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穴位敷贴治疗气管炎和哮喘。近年来,许多外国患者要求邮寄药物。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医院千方百计调动各种人力。

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这种方法已经延续了50年,在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台地区,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很多医生也在用这种方法治疗咳喘。虽然穴位选择和药物治疗因地而异,

但基本处方主要是广安门医院。针对冬病夏治膏的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记者近日采访了冬病夏治膏发明人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田从活。

穴位贴敷疗法在我国历代医书多有记载,民间应用更为广泛。如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年提出“疫疾目前不宜传染.病人床的四角要紧密灸”,唐朝《医心方》年就有了“病前灸”的方法。

从0755年到79000年,记载“凡到兀术旅行的人,必须在身上两三处施灸.且温病不会毒人”,明代《千金方》年提出“每年四季艾灸脐一次,元气旺盛,百病不生”。

冬病夏治是中医指导下的防病艾灸,春夏养阳的保健方法。冬病夏治平喘膏属于穴位贴敷疗法范畴。它是穴位和药物的结合,既有物理刺激(温寒),又有药物吸收的化学刺激。

完全符合世界医学重点课题——-透皮给药与疾病靶点的研究方向,具有全面发展的趋势。不仅对预防哮喘有很好的效果,对预防过敏性鼻炎、中风、风湿病等也有很好的效果。最近田聪火在用穴位贴敷疗法。

开始研究慢性心绞痛、冠心病、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胃肠疾病等疾病的防治。

78岁的田从活说起50年前参与研制冬病夏治平喘膏的经历,记忆犹新。他回忆说,1955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之前,原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研究所就已经开展了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那时,

针灸对哮喘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易复发。为了找到防止复发的方法,田从活等人查阅古代文献,发现清代张禄在《医学入门》年写的一段话:“寒哮灸,膏突宜行。

在夏天的三伏天,白芥子的应用通常是有效的。处方中白芥子一两片,延胡索一两片,甘遂、细辛一片半,均为细粉。加入半块钱的麝香,均匀涂抹。将姜汁涂抹在舒菲、膏药和白劳等穴位后,不要有麻木和疼痛。等三锄头香了,再走。十天敷一次。

所以三次。参考以上记载,田从活等人开始在临床上应用,果然有不错的效果。由于麝香昂贵难求,时任主任的朱利安同志特地批准购买,委托他仔细对比研究,看能否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去掉麝香,以便推广应用。

1958年,研究者在改进药物剂量和穴位处方的基础上,设立100余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经过多年的反复验证,最终减少了药物的用量,去掉了麝香,用白芥子避免局部起泡,并改进了穴位处方。

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肯定,并先后6次接见了研究人员。

具体配方及方法如下:白芥子、延胡索各21克,甘遂、阿莎丽各12克,焙干,上述四味药共研细末,夏季三伏天一人一年,每次1/3剂量,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铺在直径约3厘米的油纸上。

贴在背面的舒菲、心俞、舒歌六个点上,然后用胶带固定。一般贴4-6个小时就可以取下了。每隔10天贴一次,即分别贴在头上、二伏、三伏。

田从火说,白芥子的热量和生姜汁的浓度是这个方子的重点,所以每次配药都要求防治队员先把治疗经验贴在自己身上,然后再大批量涂抹在患者身上,减少患者的痛苦。他解释说,这是因为贴片产生温暖的刺激。

另外,时间长了容易起泡。1969年,一些医生没有亲自试用就直接给病人大量贴膏药,导致许多病人背部出现严重的水泡。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贴后起泡的患者效果突出。这让研究人员意识到,

涂药后水泡严重者会形成无菌化脓,符合古代疤痕灸方法。虽然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但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于一些难治性哮喘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978年,田从活写的文章《张氏医通》发表。他观察了1074例,贴药后随访1 ~ 6年。结果表明,治疗78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79.9%。

有效率为46.6%;治疗支气管哮喘289例,有效率83.7%,显效率47.8%。

临床实验表明,治疗前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免疫球蛋白A和G的含量以及囊泡液中淋巴细胞转化率表明,该药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用药后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减少。

说明贴药可以减轻身体的过敏状态;应用后血中皮质醇显著升高,表明应用可改善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他意识到连续坚持三个夏天比坚持一个夏天好。

疗效随治疗年限增加;同时证明夏季缓解期对喘息性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较好,并有长期防止复发的作用。药不宜久放,现调现贴效果更好。

这项研究获得了1979年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同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针灸麻醉国际研讨会上,田从活首次提出冬病夏治的概念,并根据中医经典论述春夏养阳的观点,结合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介绍了中医治未病的观点。

缓解期治伏邪,春夏养阳,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一事实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位意大利医生罗伯特博士感叹:“中国传统医学的思维比西医更全面。”

田从活认为,古代有很多简单、实用、经济的医疗方法值得挖掘、继承和改进。比如冬治哮喘病膏,夏治哮喘病膏,还处于原始的混药贴敷治疗阶段。在提高疗效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研究,改革剂型,进一步推广,

应引起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莹)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