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补泻法

来源: 药材童子
发布时间:2023-12-22 23:29:54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一、灸法补泻的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 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

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

|<

1

2

3>

>>|

,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 1 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② 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均宜,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理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

现代有关灸疗补泻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的资料尚不多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能扩张血管,加速血细胞流速.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促进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于消炎,增强新陈代谢而达到祛瘀生新之效。

二、灸法补泻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灸火(或类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子从腧穴这个“神气游行出人”的门户进入体内,再沿相应经脉通道内达脏腑,直驱病所。有寒则温热而消之,郁热则引泄而散之,血气凝滞则温通而行之,阳气虚弱则温阳益气而补之,从而达到气血流畅,经脉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这里面包含了补和泻。

灸法补泻,即时虚者灸之,则正气得扶;实者灸之,则邪气得除。从施灸的种类而言,又有热灸、冷灸、冰灸之分。热灸,多具有扶阳济阴、补中益气、温经散寒之以补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则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退热止痛的泻的功效。从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叶。艾叶的药用,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具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温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回阳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说:“大病虚脱,本是阳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苦味清下,有泻热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一如《医学入门》所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而且灸火之热,气血得热则行,郁结壅滞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热可归于平复。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内有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

|<<

<1

2

3>

>>|

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圣济总录》)因此,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温补和泻热的双重调节作用。

三、灸法补泻的方法

临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疗过程中产生预定的补泻效应,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合理选穴,按照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

(一)辨证施治是灸法补泻的基础

中医思想体系与治疗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辨证作为理法方药的施治基础。灸法是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证对于艾灸临床自然具有密切关系。辨证的第一步就是辨发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据病变的性质及其发生和发展的各种规律,而制定出各种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疗方案,处方是治疗措施。方随法处,法不离方。艾灸辨证的目的即是为了立法,法则定则措施明。临床中欲使灸疗产生补泻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必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1.辨证选病证:应用补泻之法有助于提高灸疗的效果,而要准确使用灸疗补泻。

补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疗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气虚证、气脱证、气不摄血证、血虚证、精髓之虚证、心阳暴脱证、中气下陷证、中医虚寒证、脾肾阳虚证、肾不纳气证、肾阳之虚证、冲任虚损证等。

泻法:直接灸多见于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条温和灸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宽大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

2.辨证选灸穴:腧穴比喻人体的门户,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区域性、整体性、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协同性与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说每个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异

|<<

<1

2

3>

>>|

用户评论

屌国女农

最近腰疼挺难受,听说灸可以缓解啊,想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人用过?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涟i

古时候医术真有意思,现在的人觉得很奇葩吧? 但这种传承下来的方法还是应该好好学习一下的,毕竟有些方法现在现代医学还没解释清楚呢,说不定还有门道!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今非昔比'

我一直觉得灸法比较好理解,就是火烤热敷,好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什么的,补泻法听起来更玄乎一点,不知道具体原理是怎样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寂莫

我的医生说我体寒缺气,应该多用一些灸法和调理食物,然后来个“补泻法”进行全面调整。我还是挺信他的,毕竟跟着他调养身体比之前感觉好太多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哥帅但不是蟋蟀

说实话,对于有些神秘的古代方法我不是很感冒啊,我更相信科学和现代医学,你说是吗?灸法可能有一些效果吧,但是補瀉法的解释听起来太笼统了,还不如直接看医生开药方靠谱!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关于道别

我觉得这些传统方法很有意思,应该多了解一下。至少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途径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拥抱

中医那些“补泻法”的理论实在听不懂啊,感觉像是在胡说八道。不如直接吃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营养更靠谱。你懂我的意思吗?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最迷人的危险

灸法其实就是一种加热治疗方式,热量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这种效果中医和西医都有研究表明是可行的。补泻法就比较模糊了,我觉得需要有具体的解释和案例说明才能更易于理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ˉ夨落旳尐孩。

我有一次坐飞机飞行时腰部疼的厉害,在机场找到了一个按摩店,他们用一些热敷器加手法操作给我按摩,当时感觉效果蛮好!现在想想可能就是一种类似灸法的治疗方式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萌

灸法补泻法这种传统医学方式,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不能过度迷信。我们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科学的理论,多做实际验证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古老的智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我妈妈经常听一些中医讲课,说要掌握“补泻法”来养生调理身体。我也想去试试看,希望能给自己改善一下身體状况!你对哪个方法比较信任呢?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世繁华

哎,年纪大了就容易腰酸背痛唉,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医生,做灸法的治疗,现在感觉效果挺好的。可能真的应该多学一些中医养生知识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篌引

我一直对传统医学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那些古老的针灸和“补泻法”都觉得很有神秘感!你听说过哪些有趣的古代医疗故事吗?分享一下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挽手余生ら

对于这些传统的医学观点我比较保留态度啊,毕竟不能盲目相信。建议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也要注意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上花

灸法补泻法听起来很古老,感觉是来自一些历史传说吧?现在还有人真的去实践这种方法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我觉得中医的理论很有借鉴意义,很多方法都是从人体自身的规律出发,注重整体平衡,不像西医只治标不治本。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几妆痕

补泻法需要很深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才能掌握,我觉得普通人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吧?你们觉得呢?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对于这种传统文化传承方式,我觉得应该加以重视和研究,但也不能完全迷信,还是要结合现代科学的态度来进行探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