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万物复苏,气候由冷转暖。饮食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不同的“时气”。
初春,阴寒渐退,阳气初升,乍暖还寒。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时可以适当食用葱、姜、蒜、韭菜、芥菜等,既能祛阴寒,又有助于春阳上升,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也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此时宜少吃生冷食物,以防阳气上升。
古人云,春应在肝。肝风盛木盛,仲春肝气趋于旺,万物上升。中医认为,肝亢可损伤脾(木克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说:“春来宜存酸增甜,以养脾气”。
这时候可以适当吃些滋补脾胃的食物,如大枣、蜂蜜、锅巴等,少吃酸性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此时,荠菜、马齿苋、鱼腥草、蕨菜、竹笋、香椿等各种野菜在荣盛正枝繁叶茂,要抓住时机选择食物。
晚春气温在上升。这个时候要以清淡饮食为主。除了吃优质蛋白质食物和蔬果外,还可以喝绿豆汤、红豆汤、酸梅汤、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及辣椒、花椒、胡椒等辛辣之品。
防止邪热化火,引发疮、痈、疖等疾病。(中国中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