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方浩传真治疗痛风疾病的国家名中医药方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方浩传真治疗痛风疾病的国家名中医药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方浩传真治疗痛风疾病的国家名中医药方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组成】苍术10g 白术10g 牛膝10g 黄柏10g 木瓜10g 忍冬藤10g 夜交藤10g 细辛3g 秦艽10g 薏仁米30g 云苓10g 威灵仙10g 桑枝30g 木香10g
【功效】健脾化湿,清热通络。#健康明星计划#
【主治】#痛风#,属湿热阻络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舌黯淡,苔黄腻,脉沉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配伍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黄柏、忍冬藤清热解毒,化湿通络;木瓜、夜交藤、细辛、秦艽、木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可解除由湿热之邪而致的疼痛;牛膝、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可解下肢疼痛;桑枝祛风湿,舒筋活络,而解上肢疼痛。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化湿,清热通络之功。
【点评】痛风本为中医传统病名,与痹证相同,如《丹溪心法》有痛风专节,指出:“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亦谓白虎历节风证,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现代医学也有“痛风”之名,与中医学痛风症状基本相似,但病因病理概念完全不同。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血液尿酸浓度增高,往往与动脉硬化并存。下列验案患者年至耄耋,肯定有动脉硬化存在,服西药“布洛芬”、“消炎痛”有效,但不能停药,停药则复发,有时不停药也复发,不仅足痛发作,血尿酸亦增高,说明西药收效并不巩固,且有导致腹泻的不良反应。中医认为本病为湿热下注,阻滞经络,故为肿痛。用健脾化湿,清热通络法,即二妙散、三妙散等加味,药味平和。自服中药后,症状很快获得控制,血尿酸降至正常,久服既无不良反应,且疗效巩固,未再复发。
【验案】邓某,男,80岁,干部。1990年12月15日初诊。主诉左踝骨肿痛半年余。1990年6月间,气候乍寒乍热,某日晚间洗脚,意外发觉左踝骨微红肿,按之痛,初不介意,第二天肿痛加剧,站立时疼痛更甚,跛行并伴低热,食欲亦减退,由家人送至某医院检查并住院治疗,通过各项检查,发现血尿酸为553μmol/L(9.3mg/dl),诊断为“痛风”,乃用“布洛芬”、“消炎痛”等治疗,服药之日后肿痛逐步消失,20日后停药1周观察,肿痛复作如前,乃继续服药,有时服药中也发作肿痛,不敢轻易停药。血尿酸在服药时降至正常,停药1周则高于正常,并反复腹泻,病情时轻时重,拖延6个月,患者不愿继续服前药,出院转求中医治疗。检查:身体尚健,精神、饮食基本正常,行动略有跛行,左踝骨仍有红肿,按之痛。舌黯淡,苔黄腻,脉沉细。血尿酸520μmol/L。诊断:痛风,湿热阻络。治疗:健脾化湿,清热通络。1991年1月15日二诊:服上方10剂后,肿痛全消,并已停服“布洛芬”、“消炎痛”,中间因饮食不慎,腹泻3天,除用藿香正气丸及时处理外,守原方不变,嘱继服20剂。1月19日三诊:前后共服清热化湿药30剂,肿痛未再发作,复查血尿酸为315μmol/L(5.3mg/dl),因要去外地,便未再服煎剂,乃按原方作成丸药长期服用。半年后追访,患者尚健康,肿痛从未复发。
【简介】章真如,生于1924年,江西人。早年习医,尽得江西名医许寿仁真传。内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擅长中风、糖尿病、前列腺肥大、冠心病等老年病,亦对肝胆病研究有素,所创“消石利胆丸”为临床广泛使用。著《章真如医学十论》刊于海内外。
关于方浩传真治疗痛风疾病的国家名中医药方,方浩传真治疗痛风疾病的国家名中医药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