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容易长肠息肉?盘点5个关于肠息肉的问题

来源: 丽雅
发布时间:2024-04-25 00:57:2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谁容易长肠息肉?盘点5个关于肠息肉的问题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谁容易长肠息肉?盘点5个关于肠息肉的问题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肠息肉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良性肠道病变。如果长期不治疗,可能会演变成大肠癌。

特别是腺瘤性息肉是肠癌的癌前病变,要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治大肠癌,提高生活质量。

关于肠息肉你需要了解什么?

1.肠息肉是什么?

因为肠黏膜受到刺激,黏膜逐渐增生,从而产生小的赘生物,称为肠息肉。肠息肉分为非赘生性和赘生性,息肉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

2、肠息肉的成因

肠息肉有五个原因:

(1)腺瘤性息肉可能与病毒有关,炎症性息肉常见于慢性肠道炎症;

(2)年龄越大,肠息肉风险越高;

(3)幼年性息肉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多数为错构瘤;

(4)部分息肉与遗传有关,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5)吸烟、饮酒和低膳食纤维饮食也引起肠息肉。

3.易患肠息肉的人

一是长期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油炸食品的人;

二是部分直系亲属患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两者都容易发生肠息肉,要定期去医院做大便潜血、肛门指诊、电子肠镜检查。

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五年做一次肠镜检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4.息肉会癌变吗?

肠息肉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容易发展成肠癌;

一种是非赘生性息肉,患癌风险很低。

腺瘤性息肉发展成癌症至少需要5年时间。腺瘤性息肉是否癌变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形状和病理类型。宽基腺瘤、体积大、腺瘤结构中绒毛状成分多的腺瘤,癌变风险越高。

5.息肉怎么解决?

通过肠镜筛查可以发现息肉,具体治疗方案取决于肠息肉的大小、数量、并发症和病理性质。

(1)如果息肉直径较小,结肠镜检查时应直接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2)如果腺瘤直径大于3 cm,尤其是绒毛状腺瘤,考虑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腺瘤癌变并浸润粘膜下层,或穿透粘膜肌层,提示为浸润性癌,应按大肠癌原则处理;

(3)腺瘤恶变未穿透粘膜肌层,淋巴及小血管未受侵犯,分化程度良好,无残留边缘。显微镜下取出后不需要手术,但容易复发,需要定期结肠镜筛查。

(4)炎症性息肉应积极治疗原发性肠道疾病,只要消除炎症刺激,息肉即可消失。

技巧

虽然肠息肉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也不能太大意,需要定期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平时要保护肠道,做到一日三餐规律,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为身体提供膳食纤维,促进胃肠蠕动,加快粪便排泄,缩短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保持适量运动,每次运动不应少于30分钟。多注意自己的症状,如果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带血或粘液,大便形态改变,要尽快看医生。

关于谁容易长肠息肉?盘点5个关于肠息肉的问题和谁容易长肠息肉?盘点5个关于肠息肉的问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