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报考医学,不妨看看此文丨高考加油

来源: 网络
发布时间:2024-07-05 14:39:34

要不要报考医学?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医?

学医看学校还是看专业?

对立志学医的年轻人,有哪些建议?

医生应该如何看待医患关系?

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医生吗?

知名眼科医生陶勇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有志报考医学的莘莘学子思考!

火热高考结束了,2024年的高考分数已经出炉,如何填报志愿成了热点。

其中,医学专业是每一年都会被反复讨论的专业。

每年学医人数已突破 100 万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数据,医学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递增,2019年更是突破了100万。

202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以全国在校中小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传统类职业仍为未成年人首选职业,其中就包括医生(占比19.8%)。

医生职业在未成年人中选择比例从2020年的13.3%上升至2022年的19.8%,有显著提高。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为1070万,其中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人数为142万,占总报考人数的13.3%,而临床医学专业的报考人数为96万,占医学类专业的67.6%,占总报考人数的9%。

可以说,临床医学专业是高考的重头戏,也是考生的首选。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岳曾表示:“医学直接涉及健康,而健康正是如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受到青睐是很正常的。”

针对医学十分受考生欢迎的现状,网上有医生戏谑:“医学专业好像一个围城,已经进来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去。”

之所以有这样的言论出现,是因为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标签。

那到底这个“围城”值不值得进呢?

接下来就带大家细数医疗行业的利与弊。

医疗行业的利与弊

观点一:利>弊!

近几年,临床医学专业频频爆火,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呢?或许这就是原因!

1.专业性强,行业壁垒高

众所周知,医学的专业性强,有较强的就业优势,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又或是麻醉、口腔等,非本专业人员基本不可能进入这些行业。

所以,学医可以收获一门专业性极强的技术,为今后的就业及个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

从现实角度出发,学医、做医生,虽然不是一个高回报、高利润的职业,但收入相对稳定。

而且随着经验的积累、年资的增高,收入也会稳步提高,是典型的“越老越吃香”的职业。

即使退休了,很多医生依然会被医院返聘,继续在临床上发光发热,所以基本不用考虑失业的问题。

The Lancet上有一篇研究分析了我国2005—2015年的卫生统计年鉴,其中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至11.6%。

其原因或许与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更多地返聘有经验的退休医生有关。

3.就业前景广阔

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选择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育、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医学编辑、医学翻译等多个领域的工作。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预计,中国在2030年左右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比将超20%,此后将持续快速上升,2060年这一占比或达到37.4%;并且,老年人口比例将在平稳一段时间后,再度上升,2080年达到46%左右,届时中国8亿总人口中近一半是老年人。

这为医学类专业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和发展空间。

4.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虽然理工科的知识,如航空、航天、物理等,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这些学科单纯靠个人,可能很难取得质的突破,需要众人聚沙成塔。

而医学不同,医治好一个患者,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实打实地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的成就感。

如果在院外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立刻进行判断与抢救,挽救生命并减少遗憾。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其必要性所在。

观点二:弊>利!

临床医学并不是一个只有长处而无短处的选择,它也有着诸多的弊端和短处;尤其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各种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加剧。

1.需要“活到老,学到老”

医学专业因其特殊性,在本科阶段需要涉猎的专业内容较多,远超其他专业,同时每一门专业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研究学习。

据不完全统计,临床医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药理学、外科手术学总论、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课程。

在完成这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还有大量的专业课程需要学习,包括但不限于急救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伦理学、中医学、精神病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眼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学、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临床流行病学、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

同时,和其他专业4年制的学习期限不同,临床医学的起步年限便是5年。

如果想要进一步深造或者想要入职一家不错的医院,还需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随着规范化培训的全国推行,医学生的培养年限实际上又间接增加了3年。

所以,他们的学习年限为本科8年(5+3),硕士研究生11年(5+3+3)、博士研究生14年(5+3+3+3)。

这也就意味着,一名18岁的少年从踏入医学院开始,到成为一名正式医生,已经变成了青年,乃至中青年。

此外,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医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仍需要不断学习,依然会面临“3天一小考,5天一大考”的现状,可谓是真正的“活到老,学到老”。

2.工作时间长

《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医生每周平均工作时间都在40 h,三级医院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51.05 h,二级医院的医生平均每周工作51.13 h。

仅有不到25%的医生能够休完法定年假。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 h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36 h,约20%的医生甚至连续工作48 h及以上。

一项采集了2402位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医生每6天需要值1次夜班。

同时,该项调查还显示,三级医院平均每周工作时间<40 h的医生,只有3.3%。《中国医生夜班现状调研报告》显示,5%的医生夜班期间全程无休息,67.2%的医生可休息1~5 h。

3.工作强度大

除了日常繁忙的工作之外,从医还得考虑晋升职称。职称的晋升与升职加薪息息相关。

目前临床医生的晋升途径,主要是通过科研论文、科研基金等来进行量化评审。而临床工作难以进行量化评审,因此很多医疗机构的职称晋升都有明确的科研和论文等评定规定。

这促使广大临床医生在日常看病诊疗工作之外,还需要进行基础的研究工作,无形之中又加大了工作强度。

4.医患关系紧张

临床医生有一件特别难应付,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叫做“医患纠纷”。

一方面,医生也是人,也会有解决不了的病症,或者在工作中犯错。

另一方面,医生当过患者,但是患者大多数没有当过医生,所以不能完全了解医生的行为,无法实际地换位思考。

而医生这个职业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专业。患者希望医生的服务态度要好,但又存在对医生的不信任的问题,尤其是对年轻医生的不信任,所以医患纠纷等问题一直是一个让无数医生头痛的问题。

要不要报考医学?

这几个问题,火上热搜

6月19日,针对家长和考生们关心的有关学医的问题,知名眼科医生陶勇发长文进行解答。

截自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微博

陶勇首先简单介绍,医生的培养周期极其漫长,正式执业后,需要医疗、教学、科研同步进行。

此外,年轻医生待遇低,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还要面对患者可能存在的不信任,“干着干着开始悔不当初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陶勇认为,适合学医的考生应该满足3个要求:

1.做好长期主义的打算;

2.对救死扶伤的价值感高度认同;

3.能从治病救人中获得高度满足。

陶勇称:“如果仅仅是看中了医生职业的稳定性,我建议报考之前一定要三思,因为没有热情和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对于“学医是看学校还是看专业”这个问题,陶勇认为从长期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专业更重要。“不过医学生本科是内外妇儿都学,只有研究生的时候才选亚专业,所以高考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学校就行。”陶勇称,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行业,医学行业不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是“越老越吃香”的专业,所以从一开始,医学生就要明白这是条长期的路,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扎扎实实把每一个基本功打好,并且不要忽视临床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因为“解决临床问题”就是医生前进的动力。 谈及医患关系,陶勇表示:“最难的一点是要摆脱分别心,建立同理心。医患彼此尊重,相互平等,在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寻找战胜疾病的办法。百年前梅藤根院长和三岁小患者相互鞠躬致敬的照片,一直感动所有人。”我们知道在2020年1月20日,朝阳医院眼科发生暴力伤医事件,陶勇医生左手骨折、神经肌肉血管断裂、颅脑外伤、枕骨骨折,两周后才得以脱离生命危险,一直到5月13日,才恢复出诊。这件事情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剧烈反响,医患关系极其紧张。最好的医患关系并非单向的救治与依赖,而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医患携手共进,共同面对疾病的挑战。在长文最后,陶勇表示人工智能是无法取代医生的。他认为:“只要我们自己能够持续地在医学的领域里面,去学会共情,学会沟通,学会去认识生命、认识生死、认识医学,我们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立体医生,是人工智能所不可取代的。”祝所有高考学子都能学有所成,得偿所愿!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