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昨晚突然发热,体温高达38.9°C。今天早上来诊时,仍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疼痛等症状,同时流着清涕,内心感到欲呕、饮食减少而不渴,脉搏浮紧,舌苔薄白。这是风寒伤及太阳表面所致。 《内经》说:“邪在皮者,汗而发之。”按照仲景的方法,应该用辛温发散来解表邪,拟麻黄汤加味进行治疗。
麻黄6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风6克 甘草6克 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律,自行将药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
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C。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仗,恶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言失泊,幸喜表寒症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二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迟,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散,何以开发膳理,驱邪外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问温经而散寒?不是邪之伤于人,而畏药性之辛温,实为姑息养奸之弊也。盖用药不在医家之喜恶,而在于审证之明确,有是证用是药,用之得当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易变化莫测。阳热偏胜者,辛温固不宜用,营血不足,里虚内伤等证,亦不宜汗。倘确属寒邪束表之症,当用而不用,反以清;京苦寒抑其热,势必助邪伤正,表寒不解,热势更张,斯时宜以麻桂等剂因势利导,驱邪外出,切勿坐失良机而至表邪传里为患,此乃祛邪即所以扶正之法也。
麻黄开玄府,通达腠理。桂柱手温通阳,助其疏泄。杏仁利肺气,降逆平喘,甘草保中气品生津液。方药化合,专
太阳伤寒邪气侵袭肌表,引起大汗淋漓。但是,服用该方剂后,一、二碗热饮即可让身体出汗,不需要继续服用,更不应该让身体大汗淋漓,以免损伤津液和消耗气血。俗话说的“方是死方,法是活法”,如果想求得该方剂的功效,就需要认真钻研其中的意义,这并不容易,就像鈩锤的力量不是轻易能够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