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亮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
阴疽表现为患处肿胀无头、皮色不变,类似于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和鹤膝风等病症。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以及痹阻于肌肉、筋骨和血脉等因素引起的。中老年患者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尤其是在疖肿形成后,如果大剂量应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或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疖肿转化为阴疽。 阳和汤是王洪绪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中专门为阴疽所设计的方剂。如今,抗生素和清热解毒药物的滥用已经导致了阴疽的发病率上升,而阳和汤仍然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在如今抗生素和清热解毒药物滥用的背景下,阳和汤显得更加不可或缺。
患者,李某,男,70岁。于2006年7月就诊。
自述20天前右侧面颊出现黄豆大小硬结,压之疼痛,并有红肿。在社区医院按“疖肿”给予青霉素980万单位,甲硝唑250毫升静脉点滴,7天后疖肿红肿消失,但硬结扩大如花生米,压之仍有疼痛。于是将青霉素换为头孢哌酮,继续输至第18天,硬结仍如花生米大,颜色暗淡,并出现纳呆,便溏等,患者不能耐受。刻诊:疖肿如花生米大,边界清楚,压之疼痛,颜色暗淡,脘腹胀满,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辨证为阳虚血弱,寒凝痰滞。治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处方:熟地30克,麻黄15克,鹿角胶12克(烊化),白芥子30克,肉桂12克,生甘草12克,炮姜15克,砂仁15克,黑附子30克(与生姜45克一起先煎),7剂。每剂以水16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服。7剂服完,疖肿缩小如黄豆大,纳呆腹胀好转,不再便溏。效不更方,续服7剂,疖肿消失。为巩固疗效服至18剂。告愈。
根据《成方便读》所述,阳和汤认为:“痈疽流注之属于阴寒者,人皆知用温散之法矣。但是,对于痰凝血滞之症,如果正气充足,则可以流畅无阻,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虚之处即为受邪之处。如果病因在于血分,则必须从血而求之,所以用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此外,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可以赞助之。但是,即使虚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因此需要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熟地、鹿角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仅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则化耳。” 王洪绪也表示:“阴疽治法,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气血两虚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结也。治之之法,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此三味虽酷暑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消矣。” 针对本案患者,年已七旬,阳气虚弱,气血不足,加之大剂量抗生素长期应用,初则有效,久则更伤阳气,以致气血虚处,痰凝为患,病情迁延不愈的情况,加上黑附子旨在加强温阳化气之作用,加砂仁意在理胃祛湿,暖肾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