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有关中医理论

来源: 久久
发布时间:2023-12-27 22:41:53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对一些中医理论理解不全面、不深入,表述不够准确,因此作者提出要正确解读相关中医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是治未病的。

为了强调中医的预防思想,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的思想,笔者认为《素问四时调神大论》很容易断章取义这句话,以为中医总能“防患于未然”。

中医不治疗“已病”而专治“未病”。显然不是这样的。中医不仅重视“未病”的治疗,也重视“已病”的治疗。《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病而不治病”,意思是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病于其前”。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也讲究辨病论治。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也有不辨病论治的情况。如《伤寒论》所述,“呕干涎沫,吴茱萸汤治”,“脉沉,急温,四逆汤治”,“晕厥,吴梅丸治”

或者恶心呕吐患者用生姜半夏止吐,便秘患者用大黄缓解排便,都是对症治疗。再比如用某方治疗某病,针灸中用阿是穴治疗某处疼痛等。这也属于不辨证治疗。因此,

要知道中医也有对症治疗、以方治法等案例,实事求是地推广中医理论。

中医治病的原则是补虚。

中医的治疗原则总是强调“虚则补”,好像只有正气不足才能用补。那么在正气不虚的情况下有没有用补药的情况呢?其实是有的。

如《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证、旋转唐哲证、黄连汤证、柴胡桂枝汤证,都不是虚证,但都是用了人参、大枣、草的补方组合。用补药的目的不是补虚,而是祛邪。意大利与双方都处于战争状态,

我们的兵力并不弱,但如果再增加援军,我们就更有把握击败对方,取得胜利。所以要知道,即使正气不虚也可以用补药,要避免“补虚”、“实泻”等惯性思维。

中医诊断的原则是由外因推断内因。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有内因,必有外因”。因此,在诊断疾病和辨证时,一直采用“由外因推断内因”和“由外因认识内因”的方法。其实中医也有诊断疾病的方法,因为讨论的比较少。

不太出名。《灵枢外揣》片云:“故远者由外而推,近者由内而推。”所谓“从科内推断”,是指根据已知的体内病变,推断出病人体外应该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例如,如果我们知道某人有肝病,

肝位于胁肋,其脉弦,肝病常累及脾胃等。因此,我们推测他可能有胁肋胀痛、口苦、脉弦和部分腹部不适,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通过内病与外表现的互证,更好地认识和治疗疾病。

(赵桂芝山东中医学院)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