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巧妙认识生态人体

来源: 药材库
发布时间:2023-12-27 22:49:08

不懂中医的人经常会有一个疑问:中医不依靠仪器检查怎么了解病情?

其实中医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可以通过外在表现来判断内在的健康状况。这就是中医的“藏象理论”。

所谓“脏”,也就是藏,是深藏在身体内部的器官。“形象”是一种现象,是一种外在的形象。

在古代,中医不能直接看到内部情况,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判断。这个推论或者判断靠谱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并坚信“内必形于外,外必根于内”。换句话说,每一个内在的变化都会体现在事物的表象上,表象的不同来自于内在的不同。

比如各种水果,虽然古人没有实验室设备,也不了解其内部化学成分的差异,但与苹果、桃子和杏子、黄瓜和丝瓜、西瓜和甜瓜是不同的。所以,一个家庭主妇,虽然不懂化学分析,却去市场买菜。

她按照外在形象买的蔬果都很好吃,但是拿试管挑蔬果,希望通过检测化学成分买到好蔬菜的同学,买的东西可能就差远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内经》说:“气合而有形,因其更名。”

形与名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把握外在形式,也就是把握内在本质。我从市场上买的不仅仅是内容,也不仅仅是外观,而是整体。梨和苹果在外观上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含量上不会相同。

“显现为一”奠定了中医藏象理论的基础。

内部脏腑与外部色脉、五官九窍、四肢皮肤密切相关。内脏的正常功能决定了外表色、脉、证的正常表现。

中医认为,脏腑是储存精气、传递化学物质的“生化空间”。如果俞中的精气充盈,脏腑之间的功能平衡协调,精气流畅适度,人体就不会感到不舒服。因为“不平则鸣”,体内不协调的微观变化,

必然会对外反映,表现出各种证候。抓住了表证,也就抓住了内在的病机变化。

那么,中医藏象理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

中医藏象理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广泛相关的体系。

中医认为,心是生命之本,因为它主宰着人的精神。心脏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人的面部观察,因为面部是由血液滋养的,心脏主导血流和脉搏。心和太阳一样重要,夏天心神和阳气相连。

它与愤怒和痛苦密切相关。人的内心是充实的,往往是快乐的;精神不足,人的精神就会衰弱。

中医认为,人的肺主气的运行,是人的胆气所在。肺里充满了气,人的声音就会大。肺气通皮毛,每一个毛孔的开合都与肺气有关,所以肺气虚的人容易出汗。肺气通秋,与燥、辛味关系密切。因此,

肺气可降于体内,疏通三焦水道。当肺气不利时,可形成水肿和哮喘。人的悲伤与肺有关,也与肺气通秋有关。

中医认为,肾主水液代谢,藏精藏气,掌管人体生殖功能和大小便排泄。肾脏的这些功能与冬季肾气的循环有关。肾配北,与寒咸味关系密切。肾精是否充足,可以从头发上反映出来。

先天肾精不足的孩子头发稀疏、发黄。肾主骨是否强壮,肾精亏虚的老人和小孩的骨骼容易松垮无力。骨头可以产生骨髓。中医认为,脊髓类似于骨髓,也是由肾支配的。脊髓通向大脑,所以肾脏储存意志,控制记忆。

肾精充足的人记忆力好。

中医认为,肝脏主要储存血液,血液是人体劳动的基础。血液也是灵魂的藏身之处。气血是否充足,可以从手指甲是否红润,肌腱是否结实看出来。肝气与春相连,与东方相配,与风气、酸味密切相关。生气的人容易生气。

震颤、摇摆、肢体抽搐等症状与肝脏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脾藏营养,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运输和运化,就像谷仓里运的粮食,藏精去糟粕。其功能是否正常,

从嘴唇的颜色和肌肉是否饱满可以看出来。脾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甜、黄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当心开始懂舌,心的功能受到阻碍时,人的言语就无法流畅,甚至会发呆。

肺通向鼻子。当外邪侵入肺经时,不仅皮毛的汗毛孔容易堵塞,而且作为肺口的鼻子也会堵塞流鼻涕,闻不出香味。

当肝脏开始了解眼睛时,当它处于肝血不足时,它的眼睛就会干涩、模糊;肝火大的时候,眼睛可能会肿胀疼痛,或者眼睛充血流眼泪。

肾脏开始了解耳朵和前后阴。当肾精亏虚时,会出现耳聋耳鸣、男性阳痿、女性不孕,或出现大小便失禁、遗尿遗精。

因为中医是在活体中动态地观察这些关系和状态,所以决定了中医不采用器官解剖的方法,不是以开放的方式去看,而是在结构的基础上寻求功能,而是通过图像来推断,通过关系来推断判断脏腑功能是否正常。

如果总是用剖开人体的解剖学方法来动态观察精气状态与脏腑关系是否协调,不仅看不到我们想看的东西,而且也不能一直保持“活态”看脏腑。

所以中医理论上说,“始于候者,道也。”只要有外在表现,就一定有内在规律可以把握。“外思”的“形象研究法”是不可替代的。就像人们摘西瓜一样。虽然可以切开,但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反复验证,

完全可以在不打开的情况下,根据外在现象正确判断西瓜的好坏。

为了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评价服药后的治疗效果,中医不仅要根据色脉特征进行判断,还要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如饮食、睡眠如何,是否顺畅,体力是否增强,不适是否改善等。

目的是通过外在表现和患者的自我感觉来判断内部情况。

这是中医的特点。以人为本必然会在意患者的主观感受,因为中医认为人体有能力对自身健康做出整体的自我判断。这就好比电子计算机一开机,机器就得自己搜索,只有程序一般正常。

才能正常工作。否则就是不健康的,要及早干预,调整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一主编,《中医知识普及读本》)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