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改变我国没有中医药SCI源刊的现状

来源: 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12-27 22:49:24

SCI源期刊发表中医药论文的现状

随着国际学术界对中医药认识的逐步深入,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中医药相关国际学术期刊和研究论文越来越多。

一些研究论文甚至出现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如《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自然》和《科学》。中国自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以来,在中药、中药、针灸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并组建了庞大的中医研究团队。但国内大部分研究成果以中文发表,很少在国际高水平SCI源期刊上发表。

以针灸为例:通过使用“针灸”?以“针灸”、“经络”为关键词的论文搜索结果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2年,

在全世界SCI源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针灸”和“经络”的论文有369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只有31篇,仅占5.08%,排在美、德、英、韩、日之后。甚至在去年,

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弱势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作为中医的发源地,在国际中医学术领域处于尴尬的地位。

弱SCI源论文对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不利影响

虽然近50年来中医药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在中国期刊上发表了数万篇中医药学术论文,其中不乏对中医药科学问题的创新性或开创性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很少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缺乏“中国声音”,不仅导致国际学术界对国内研究成果的忽视,也影响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例如,Cho等人于1998年在PNAS发表了一篇关于针灸的学术论文,

以中医为主的东方医学,主要是基于古代文献的描述和经验,而不是基于量化的科学事实。完全忽略了我国50多年来发表的大量中医药科研成果。这一观点成为一些国际学者理解中医的基调。

由于国际上发表的有关中医研究的国外科技论文大多出自对中医理论不了解或一知半解的科学家之手,他们一般不会根据中医理论设计研究方案,往往会得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结论。

由此,人们自然对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产生偏见和怀疑。比如德国近年来以偏头痛为观察病例,进行了针灸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最终得出针灸穴位疗法无明显特异性的结论。

这项工作看似是一项非常严格的临床研究,却是由于对中医针灸理论的无知而得出模棱两可、偏颇结论的典型。我们知道,

穴位特异性是指十二经脉上属于脏腑的不同穴位,在影响相应脏腑功能变化的性质(兴奋和抑制)或程度(量变)上,与其他穴位或非穴位不同。偏头痛等不属于任何内脏疾病,自然不能用来明确穴位特异性的问题。

可以看出,本研究的设计者由于不了解穴位特异性的理论内涵,错误地选择了不能作为穴位特异性分析的疾病来做穴位特异性研究。

此外,一些顶级医学期刊很少发表针灸方面的学术论文。由于国际医学界对针灸的有效性和科学原理仍有疑虑,他们在报道针灸的临床应用时往往有失偏颇。

中国在中医国际学术舞台上的话语权太弱,导致国际学术主流对中医的毁誉大于毁誉的局面,说明中医在国际学术界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中国没能在国际学术界对中医的学术发展起到主导作用。

这不仅是中国在该领域国际学术地位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知识产权的流失和市场份额的萎缩。

近年来,由于中医药领域缺乏高水平的国际学术和科学实力的有力支撑,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当弱,份额很小。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中国中药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仅占5%左右,

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中,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中药材、提取物等原料,而中成药等高附加值产品不超过中国中药出口总额的20%。我国进口中药产品多为中成药产品,附加值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对在SCI源期刊上发表中医药论文缺乏战略认识以及中医药科研人员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的缺陷,也有中医药科研论文学术水平低是致命弱点的原因。在基础研究方面,

我们很多期刊报道了很多简单重复的作品,甚至有些实验研究只有一两个表面的疗效指标观察,没有任何深入的机制分析就可以发表在我们的核心期刊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损中医的学术形象。

我们的责任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中医药投入的不断加大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中国中医科学院重新整合,建立了中医药科研创新体系,科研条件和实力显著提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唯一的国家级中医药研究机构,也是我国各种国家级中医药学会的挂靠单位,拥有几乎所有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承担着比其他地方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责任。

在国家支持力度大增的大好形式下,乘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东风,打造中医药国际学术旗舰,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要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进一步提高行政、科研、教学、临床等中医药领域各级从业者的国际化意识,把视野从中国扩大到全球,真正实现我们作为中医药大国的国际责任和历史使命。

认识到正确的学术导向对中医药应用国际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资源,全面提高中医药科研人员的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符合中医理论、具有中医特色、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中医药科学研究,引领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通过“我师随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通过鼓励国内学科交叉渗透,通过我院中医学院所属各国家级中医药学会的宣传传播,通过提高我院拥有的各种国家级中医药学术期刊的质量要求,

全面提升中医药科研水平和质量,以真正的学术实力提升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扩大我国在中医药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长期丰富中医药积累的大国,有必要下大力气逐步把我们有一定基础和水准的中医药期刊变成SCI源期刊,以填补我国至今没有SCI源期刊的空白。

如果说,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推动中医药国际化是我们的义务,那么拥有所有国字号中医药学术中文出版物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则是我们的重大责任,也是中国引领中医药国际临床应用和科研的趋势。

需要向正确的方向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