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理学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新兴学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中医体质的基础理论、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中医体质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体质类型模型的建立中医历来重视个体差异,蕴含着丰富的体质内容,但关于体质的论述一直散见于经典医籍,没有系统整理形成理论体系。在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古代医学文献基础上,
以形、象、色、脉的特征为基础,结合体质结构、功能和心理性格的特点,提出了阴虚、阳虚、气虚、湿热质、痰湿质、气滞质、正常质七种体质分类方法和标准。
同时强调在临床上验证、修正、补充和完善理论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使体质研究建立方法论,脱离文献整理的理论阶段,进入体质应用的实践阶段。研究者首先从痰湿研究者开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1036名肥胖人群和169个与痰湿体质相关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与痰湿体质联系最强的13个体征和表现,进而制定痰湿体质标准。
Bayes判别分析显示,敏感性、特异性和总重组率分别为99.8%、96.7%和98.5%。说明该标准是相当可靠和实用的。该方法建立了中医痰湿体质的量化标准化判断标准和常模,
体质分类已进入规范化、量化阶段,为研究痰湿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体质类型的研究提供了示范。根据中医体质理论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
体质反映了发病前身体的潜在趋势及其对疾病的易感性。研究人员发现,痰湿体质者肥胖发生率为73.37%,非痰湿体质者为25.82%。
两者有显著差异,痰湿体质与肥胖程度成正比。气虚、气虚血瘀、阳虚的痰湿质比例高于非痰湿质。当调查100名肥胖和高脂血症患者时,研究人员发现,
痰湿质肥胖和高脂血症的患病率(71.56%)显著高于非痰湿质(32%),肥胖伴高脂血症的几率远高于非痰湿质(几率比为5.348)。在调查265名患有冠心病的肥胖患者时,
痰湿质占58.5%,非痰湿质占41.5%,有明显血瘀的占16.6%,说明痰湿兼血瘀是冠心病常见的体质和证候。在对370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痰湿体质者244例,非痰湿体质者1 16例。
说明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比非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机会比为5.348)。研究人员还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痰湿质的人格倾向和神经水平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痰湿体质中的中性体质占53%,
内向型为36.4 L%,外向型为10.5%,说明痰湿体质的情志变化与发病有一定关系。通过上述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研究人员发现了非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认为上述疾病中以痰湿体质最为常见,说明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指导治疗有积极意义。
痰湿体质基础实验研究人员对23例痰湿体质组和21例非痰湿体质组的血脂、血糖、胰岛素、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进行了观察,找到了痰湿体质的病理基础。结果表明,
痰湿体质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血糖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而痰湿体质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痰湿体质,说明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物质代谢紊乱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
甲皱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观察表明,痰湿体质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反映痰湿体质组的血液处于稠、粘、凝状态。另外,
痰湿质甲襞微循环高于正常组,说明异常血流模式异常,异常血循环增多。通过以上多指标、多层次的系统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细胞到分子水平揭示了痰湿体质在糖代谢、脂代谢、能量代谢和免疫遗传等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医药改善中医体质的研究研究人员给痰湿体质的单纯性肥胖患者服用化痰祛湿方。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体重减轻了。
痰湿体质指数有所改善。药效学实验表明,化痰祛湿方可以减少体内脂肪堆积,改变脂质代谢,降低血液粘度,逆转病理性脂肪丢失,防止肝纤维化,从而达到改善痰湿体质,减肥降脂的目的。另外,
他们还开展了中药肝明康胶囊治疗小鼠I型超敏反应的研究,证明中药能降低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IgE,抑制致敏小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较好的效果。通过以上实验,
研究者认为,体质有两个方面:稳定性和可变性。中药改善痰湿体质和过敏性体质的疗效和临床研究证实了体质的可调节性。
中医体质遗传基础研究者采用国际通行的淋巴细胞毒方法,分析不同体质类型肥胖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相关性,研究痰湿体质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
痰湿体质的抗原谱和基因谱在HLA-A1-、B12、Bs、Ba5和B40 5高于非痰湿体质。经统计学处理,B40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痰湿体质与HLA-B40有关。另外,
对4l名肥胖者和50名正常人的HLA检查表明,有HLA-B1:抗原谱的人比没有HLA-B1:抗原谱的人发胖的几率高3.868倍。验证了痰湿体质的免疫遗传学基础。
摘自《中国医药报》文/王启胜曾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