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癌是肿瘤学常见病,早期治疗首选手术切除。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患者到医院时已经到了中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对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现将中医对肺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相关文献记载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痰饮是肺癌的病理基础
《难经》云:“肺之积,谓之“息本”.这使人感到寒冷和发烧,咳嗽和肺窒息”。《素问奇病论》云:“我在病魔的威胁下元气满满,两三岁了.我的病的名字是”。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详细记载了肺癌晚期发热、胸痛导致肩背部、恶病质的症状,指出“大骨枯,大肉陷,胸中气满,呼吸不便,内痛导致肩痛,体热导致肉损”。可见的,
“静息心”、“肺痹”、“静息积”、“肺积”都可以归为支气管肺癌的中医病名。
《杂病源流犀烛》对肺癌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认为“邪聚于胸,阻滞气机,阻滞气机,痰.而血,万恶相搏,恶不可制,故形而有块。”本文深刻认识了痰在胸中可见结块的病机。
无论是正气不足,脏腑失调,外邪犯肺,寒热过盛,都经历了肺气郁滞,痰瘀互结的病理过程。没有痰,就没有肺的积聚,所以肺中有痰是肺癌的病理基础。脾为痰之源,肺为痰之容器,肺脾两虚,阴阳失和。
患风寒或风热之邪,初未积,正能量不足,祛邪无效。时间长了就成了痰,痰气胶结,就成了肺积。痰瘀转热烧血管,则咳嗽吐血。痰凝固于皮下,可见盆腔结核;如果流向骨骼,会引起骨痛;如果流到大脑,会引起头痛。
肺癌的病机与肺脾关系密切,痰结贯穿肺癌从原发到转移的全过程。
2辨证论治
根据肺癌的病理机制和中医辨证特点,肺癌可大致分为四种常见的临床证型:肺郁痰热、气虚痰湿、阴虚痰热、气阴两虚。辨证论治方法要点如下。
2.1肺郁痰热证
咳嗽,痰中带血,胸痛或胸闷气短,口干,便秘,舌红或暗,苔黄,脉细。此证为肺气郁滞、血瘀痰阻。治疗要宣肺理气,化瘀化痰。药方用千金胃经汤调味。处方:芦根30克,
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克,浙贝母20克,桑叶、三七10克,守宫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甘草6克。
2.2气虚痰湿证
咳嗽痰多,胸闷气短,气短懒言,厌食消瘦,腹胀便溏。舌质暗沉或淡红,边缘有齿痕,苔白腻,脉湿或滑。证属肺气虚弱,母脾病,痰湿内阻。治疗宜益气健脾,化痰散结。本方以沈凌白术散加减。
药方:党参、薏苡仁各20克,茯苓、白术、浙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各15克,山药25克,桔梗、砂仁各10克,陈皮、甘草各6克。
2.3阴虚痰热证
咳嗽痰少,或干咳,咽干不适,或咳痰带血丝,胸闷气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心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绛红,苔光或裸,脉弦数弱。此证因肺肾阴虚,痰热互结,宜补肾清肺,化痰清热。
这个方子是用薤白粉调味的。药方:桑白皮、生地、知母、沙参、麦冬、浙贝母、鳖甲(先煎)、薏苡仁、鱼腥草各15克,甘草6克。
2.4气阴两虚
咳痰干涩,咳嗽音低,或痰少血少,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口干气短,失眠,烦躁不安,心悸,纳差,舌质干或嫩红,苔干或无苔,脉沉细。该证属肺脾两虚,肾阴亏虚。治疗应益气养阴,扶正祛邪。本方以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加减。
处方:党参、麦冬、五味子、茯苓、熟地黄、山茱萸、百合、浙贝母各15g,山药25g,桔梗10g,冬虫夏草、甘草各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