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

来源: 医者仁心
发布时间:2023-12-28 00:25:47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当人在紧张、忧虑、劳累时,或受到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和某些药物的刺激,可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胃及十二指肠粘膜产生溃疡面,故有疼痛、吐酸等症状。

胃肠道黏膜发生溃疡后,其伤口不像皮肤伤口那样容易愈合。所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是间歇性的,很难痊愈。溃疡的疼痛可分为早发性疼痛和晚发性疼痛。早发型疼痛是胃溃疡的特征,出现在进食后0.5-1.5小时。

1-2小时后消失,下一餐后重新出现。延迟性疼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点,出现在进食后2-4小时,分为“夜间痛”和“饥饿痛”。饥饿痛指的是饿的时候的疼痛。

夜行痛是指吃饭睡着后痛醒。两种疼痛都可以在进食后得到缓解和消失。

在溃疡病的治疗中,首先要注意饮食调理,克服紧张、疲劳等诱因,调整生活规律。可服用黄芪建中汤(由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麦芽糖、黄芪组成)。此外,可使用85g乌贼骨(海螵蛸),

浙贝母或熟大黄15g,生甘草5g,研成细末,每日3次,每次6g。也可用白芨、煅牡蛎120克、生甘草60克、茯苓皮30克,研成细粉,用蜂蜜调匀,制成丸剂。每次服10克,一天三次。

溃疡也可以通过按摩和穴位按压来治疗。具体方法是:患者俯卧,医生对其背部和脊柱两侧及侧腹进行推揉,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然后轻按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1.5寸,正中旁)和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

如舒威(第十二胸椎棘突下1.5寸,正中旁1.5寸)、三角俞(第一腰椎棘突下1.5寸,正中旁1.5寸),以及胁肋肝经阶段门(锁骨中线,第六肋间隙内)、章门(第十一浮肋游离端下)。

以达到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然后让患者仰卧,用手掌在上腹部及整个腹部做环形搓法和自上而下的按摩法。然后轻点中脘(肚脐上4寸)、气海(肚脐下1.5寸)和舒天(肚脐旁2寸)。

然后点按四肢上的足三里(髌韧带外侧向下3寸,胫骨旁1寸)、内关(腕横纹中点向上2寸),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抑郁。而按压手三里(屈肘时,肘头向下2寸)、梁丘(髌骨外缘上方2寸)等穴位,镇痛效果更好。

耳穴治疗可取胃、十二指肠、皮质下、脾、交感、神门等穴,每周一次用胶布固定王不留行籽。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