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中医理论、养生、诊断、疗法、方剂、中医、针灸、民族医药(含藏医、蒙医)八项内容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投资至少要1000万元。
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
“申请世界遗产”是什么意思?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文件和公约,世界各民族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态;有完整的保障计划。其中,
最关键的是看它是否处于濒危状态。否则这次“申遗”成功的几率很低。如今,中医药遗产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已经成为“遗产”还是濒临灭绝?
“申遗”能促进中医发展吗?
有专家认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中医会消亡,而是继承和发展,加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如果“申遗”成功,将获得政府的一笔巨款。
这对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
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的沉重话题。但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我们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是否真正反映了中医的真实面貌?
进入20世纪以来的百年间,中医理论研究始终采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判断中医。因此,现有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不仅不能准确反映中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或扭曲了中医理论的本来精神。它只是今天人们理解和认识的中医的一部分,永远不能算是中医。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比“申遗”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我们中医学界的时候了。
尤其是中医药管理领域的学者、专家和领导者,应该深刻反思50年来我们沿着正确、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研究、管理和引导中医药的思路和方法的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中医,尤其是中医理论,是时候重新认识了。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必须彻底改变以西医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医发展的思路和框架的观念,回归中医和它的本来面目。
这样看来,花上几千万元去保护还没有真正体现出中医本色的中医,就显得更加迫切、重要、有价值、有意义了。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几十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太少,中医实际上已经沦落到了需要“申遗”的地步。这是谁的错?学术界应该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