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怀旧之情中药里的虫子是什么虫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5 20:25:41

当我在选课单上往下翻看到这门课的时候,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那时候我已经离家整整一个月了,经历过军训的疲惫,也经历过开学的迷茫和无知。其实我和中医的缘分,来自于我的家乡。

小时候,我住在家乡重庆的一个小村子里,满山遍野的金银花是我最好的游乐场。金银花并不茂盛,也没有山水画里一簇簇紧挨着的浓密感,但金银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样子成了我最美的风景,奶奶泡过的金银花水成了我和弟弟最美味的饮料。

据说,当时村干部说要脱贫致富,村民们就赶紧在地里种上了金银花,所以我读高中时就离开家乡,跟着父母来到了重庆,也不知道是脱贫了还是致富了,但我对中药的偏爱,大概也源于此吧。

长大之后我才知道,金银花在我眼里已经不再只是一朵可爱的白黄相间的小花,还是一味中药,原来,金银花其实就是忍冬。

金银花之名,最早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弘景云:其处处皆有,藤生,冬不凋,故名忍冬。时珍云:其花花瓣长,须下垂,半黄半白,藤蔓左旋,故有金银花、鸳鸯等名。金簪子因其功效而受人重视。屠苏真君云:蜜桶藤亦阴草,汁能抑硫制汞,故名灵。”忍冬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芽,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降血火、消咽喉膈之功效。 长大后,我对这种小花有了更多的了解,却只能从一瓶金银花露中瞥见它的香气。

我小时候,正值疫病流行的秋天,我们班十几个人得了腮腺炎,我也没能幸免。结果,我的腮帮子肿了起来,脸也从原来的胖乎乎的圆脸变成了大胖脸。我不能去上课,连吃饭都因为喉咙痛而难以下咽。在医院住了好几天,病也没好。于是奶奶就把我带回家,每天给我熬中药,饭后捏住我的鼻子让我喝一大碗,再给我一颗糖,病却奇迹般地好了。之后奶奶每天让我喝一包板蓝根冲剂,告诉我治好我病的中药里就有板蓝根。

随着长大,我渐渐明白了中西药的界限。第一次知道,用袋子装着的颗粒状的板蓝根,而不是煮熟的,是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青”即板蓝根,是上品。板蓝根的名字源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青有五种,各有主治……蓼叶如蓼,蓼叶如白菜,蓼叶如苦刺,是高野所说的大叶冬青,也是俗称的板蓝根,……”于是板蓝根的名字就来了。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主治发热发疹,高热头痛,大头瘟疫,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炎,咽肿,疮疡等,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腮腺炎,骨髓炎等。奶奶说的不一定对,其实小孩子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板蓝根,福仁板蓝根颗粒这类抗病毒清热解毒的药物毒副作用很少,但长期大量服用,就会蓄积致病,导致后患。

高二选专业的时候,我对物理很失望,家里人又觉得女生读文科好,所以我就选了文科,没有机会读医。其实文科班里也有少数人跟我一样对医感兴趣,但他们每次一说起医,总是说“文科生只能读中医,你想读中医吗?这怎么可能?”现在想想,他们对中医的排斥态度,还是让我感到很遗憾,很失落。

中药里的_中药里的虫子是什么虫_中药里的丹参起什么作用

很多时候,中医对于人们来说可能是一种非主流的药物,只有在西医没有明显疗效的时候,人们才会考虑选择中医进行内调。但对于我来说,中医不同于西医那种冰冷的、仿佛医院消毒水味道的,它温暖、贴心、有香味。这或许是因为我家乡盛产金银花,或许是因为我有一个老中医爷爷,或许是因为我有一个更信任中医治疗效果的奶奶和妈妈。

事实上,通过屠呦呦从《肘后应急方》中得到启发发现青蒿素、拯救疟疾患者、获得诺贝尔奖的事件,大家已经或多或少认识到了中医药的重要性。但当前中医药的发展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是中药市场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中药人工栽培缺乏规范、合理的管理,市场对中药质量缺乏监管,严重制约了中药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也使人们对中药质量产生不信任。

其次,中医药科技水平还不够高,从事中医药研究的医学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国外乃至国内的年轻一代对中医药文化缺乏了解,阻碍了中医药的国际化。

作为一个非药学从业者,我可能并不完全理解中医药应该如何发展,但我还是想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提出一些拙见。

首先,中药本身要做好,中药质量要保证值得信赖,因此建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刻不容缓。

其次,我认为中医药的推广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要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去推广,比如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网络等等。

最后,要认识到并充分利用中医相对于西医的优势。我认为中医的优势在于,它是对中国人民具有非凡意义的文化,外国人也有兴趣去了解和探索这种文化。另外,中医历史悠久,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药物甚至可以治疗我们现在无法治疗的疾病,因此加大对中医的科研力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医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始终相信,承载着我乡情怀的中医药一定有着美好的未来,一定能给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带来福音。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