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药材的价格已经暴涨到1000元一公斤,这是怎么回事呢?药材种植前景好的品种

来源: 小编
发布时间:2024-06-15 21:16:38

又一中药材价格暴涨!

两个月内,上游中药材酸枣仁价格由5元每斤上涨至15元以上。

据潮新闻报道,65岁的郑大伯因睡眠不好,长期服用中药。近日,他的主治医生将药方中的主药“枣仁”换成了功效相近、价格更便宜的何首乌、茯苓、侧柏子等。近年来,枣仁价格暴涨,在郑大伯就诊的中医门诊,枣仁价格已涨至每克1.18元。一张药方要40多元,枣仁占了其中的1/3。郑大伯十分心疼。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各方关注,部分品种价格同比上涨一倍甚至十倍,一时间舆论哗然,相关部门也坐不住了。

6月,江苏省医师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相继发文,呼吁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调控药材价格。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倡议,指出本轮药材异常涨价行为,势必对中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有人建议,应尽快依据《反垄断法》公开调查……

谁在囤货?中药材涨价是价值回归还是刻意炒作?

酸枣仁价格暴涨 部分产区开始偷采

连日来,中药材酸枣仁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酸枣仁上游产品酸枣仁价格两个月内由5元/公斤涨至15元以上,涨幅达2倍,但仍一斤难求。目前,酸枣仁价格已涨至1000元/公斤,部分产区已出现偷采现象。

由于相关药品成本大幅上涨,部分药企已停止生产酸枣仁安神颗粒/胶囊并将其下架,仍在生产的药企出厂价则上涨近2倍。业内人士表示:“酸枣仁市场价格从1988年到2008年一直处于缓慢增长趋势,每公斤价格在30-100元之间。从2009年开始,酸枣仁价格涨幅明显加快,今年每公斤价格甚至已逼近1000元。”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失眠、焦虑等人群逐年增多,导致枣仁临床应用量和药食同源保健品消费量不断增加。虽然目前枣仁价格虚高,但后期小幅波动甚至下跌均属正常,但长期来看,枣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红枣价格高涨,催生出“疯狂”的采枣人。一位药业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在石家庄赞皇县有1万亩枣林,虽然昼夜都有人值守,但还是经常有人偷摘红枣,防不胜防。”

业内人士称,对于盗采,目前还没有好办法:“价钱太高了,采几十斤就能挣几百元,能抢到就赚钱,我们面积太大,根本应付不来。”

在价格高涨的刺激下,酸枣也出现了抢收现象。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年抢收现象太严重了,还没成熟就采摘,有的人甚至砍树砍果,为了方便采摘,完全不考虑以后的产量。去年陕西一些地方的酸枣收获不少,但受灾严重,今年的产量显然不好。”

对于非法采摘红枣,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市、县、乡等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禁令。如石家庄市赞皇县政府8月就发布《关于严禁非法采摘红枣和破坏性采摘红枣的通知》,规定9月20日以后才能进山采摘红枣,但效果并不明显。无视禁令的采枣者们,仍争先恐后提前进山采摘红枣。有当地人说:“非法采摘红枣的人根本没办法管,警察抓到也只能批评教育。”

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涨

据广州日报报道,今年6月份以来,全国中药材价格出现集体上涨,特别是当归、党参、甘草等常见中药材均出现较大幅度价格上涨。

药材市场最缺什么药材_药材种植前景好的品种_药材

具体来看,自今年3月份当归开始销售以来,其价格已从每公斤60多元飙升至每公斤200多元。广西玉林中药材市场一家经营了30多年的中药店老板说:“现在党参每公斤能卖到200多元,而且价格几乎每天都在变,去年才70元左右。而三七、黄芪、当归等传统滋补调理中药材的价格都大幅上涨。”一位从事药材生意的批发商说,90%以上的中药材都涨价了,有些涨价幅度还很离谱。

据相关行业协会6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四川成都、广西玉林等几大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200多个常规品种价格上涨50%以上,25种常用大宗药材价格上涨200%以上,个别品种价格甚至上涨4至9倍。

此外,据我国重要药材基地甘肃陇南统计部门最新调查显示,2023年以来,陇南各类药材价格大幅上涨,截至8月份,陇南党参价格为150元/公斤,同比增长1.2倍;大黄为32元/公斤,同比增长33.3%;当归为280元/公斤,同比增长4.6倍;黄芪为22元/公斤,同比增长29.4%;地黄为26元/公斤,同比增长18.2%;桔梗为43元/公斤,同比增长26.5%; 半夏120元/公斤,同比上涨60%;天麻120元/公斤,同比上涨41.2%;柴胡120元/公斤,同比上涨64.4%;苦参20元/公斤,同比上涨42.9%。其中,当归涨幅最高,达4.6倍;黄芪涨幅最低,也达18.2%。

热钱涌入中间商囤货

药材价格指数创近16年来最高点

一般而言,中药材价格与农产品一样,受产量影响较大,而产量又与气候、病虫害、产业布局等因素有关。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轮中药材价格上涨并非只是正常的涨跌周期,还受到产地减产、游资炒作、恶意囤积等多重因素影响。

外部资金不断介入,继续在新产中低价品种上寻找突破,加之药商对部分热门大宗品种仍有大宗采购,从而推高市场价格,导致中药材指数整体维持高位。

8月8日,据中国药材信息行业门户网消息,旨在反映我国中药材市场总体价格状况和波动幅度的中药200指数高位收于3604点,较去年同期上涨35.02%。这一数字也创造了该指数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

中药材市场持续出现异常波动,中国中药协会向中药业界发出呼吁:坚决反对、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哄抬、操纵药材价格、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甚至违法行为。

黄金有价,药材无价。面对这波涨价潮,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中药材价格长期处于低位,适度涨价有利于提高种植者的积极性,推广中药。也有人认为,中药材不像西药那样有专利研发成本,是在田间种植,没什么技术含量,理应便宜,应该按照农产品价格定价。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优质道地药材涨价“合情合理”,刻意哄抬价格的买办、投机者应受到严厉打击。这并不矛盾。说到中药材,很多人不谈功效,只谈价格。如果是传统产地的道地药材,现在的价格不高,应该更高。只要有高效率、高收益,懂行的种植户就会继续按照古法进行道地种植,以功效为第一衡量值,生产出优质药材。

业内人士表示,中药千百年来守护着中国人民,要重振其作用和价值,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有高度的认识。亟待完善顶层设计,重构行业利益格局,真正让收入和利润流到农民手里。在政策引导和支持方面,要鼓励优质道地药材在全国蓬勃发展,让中药真正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对优质道地药材,要通过市场给出价格,提倡同一种药材区分不同等级、不同价格,有便宜的,也有贵的。这样才能引导种植者走优质、高价、高产值的道路,让药材质量越来越好,种植者的利润也高,形成良性闭环。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潮报、广州日报、中国新闻周刊、证券时报、财联社、经济观察报等。

证监会

本期编辑:陈思 实习生:谭雅涵

21 推荐阅读

本栏阅读

阅读最多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