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一门在现代世界依然傲然屹立于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深刻的科学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诊断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自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以来,中西医两大医疗体系长期并存。
同步发展,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涌现出一批中西医结合的新生力量,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临床医学学科。其基本特征是将生物医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机融合,突出临床实用性、简易诊疗和个性化服务,立足社区和家庭,强调预防。
重视医患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中医很像。
中医理论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影响下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整体论是中医最基本的观点。首先,它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四肢以及一切组织器官都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影响。其次,认为人体和自然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人依靠自然生存。同时,大自然的运动和变化作用于人体。四季寒暑凉,土地软硬,日月更替,五味酸甜。
对人体生理和病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与全科医学的整体概念是一致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最突出的特点,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在中医中,一种疾病可以有多个证候,一个证候也可以出现在多个疾病中。中医诊断的重点是证而不是病,根据证探索病的本质,确定治疗原则。
其本质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也符合全科医学倡导的个体化服务原则。
中医和普通医学一样,强调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明确指出学医之道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行医之道是“问乡下风俗,问课上礼数,问病人要什么。”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战争灾难发生,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的地方,
会对人群的健康状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这部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心理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并详细论述了心理疾病的特点和传变规律,以及开导、暗示、以情制情的治疗法则,奠定了古代医学心理学的思想基础。
中医和普通医学一样,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出“治未病”的观点,认为“治未病”应以内因为主,通过运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除了“未病先防”,还提出了一些“未病先防”的措施。
比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健脾”的原则,防止疾病蔓延。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医患之间的互动。《黄帝内经》认为“病(患)为根本,工(医)为本位,标本不准,邪灵不满足”,凡是“囿于鬼神”的,都不要讲至德;那些比针和石头还糟糕的人,
不要巧言令色;病不让治,病就治不好。“强调病人和医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医德和医德。中国自古就有“医为仁术”的说法。从0755年到79000年,他认为“国家要用中医治,人民要用中医治”,把治病、救人、救世看成三位一体。
在《孙思邈《内经》上发表的时候,详细描述了它是医生的必备运动。历代医家都强调医生要以德为本,善待病人。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临床学科的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到邯郸,听说越人是淑女,即把大夫拿下;到了洛阳,听说周人爱老人,是耳聪目明的大夫;到咸阳,听说秦人爱孩子,就是小儿药。
清代医家徐大椿明确指出,医学生应以“通识”为目标。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对医疗技术的全面掌握。中医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中药和针灸。认为“那些注重偏方,知药而不知灸者,不足以治身,知灸而不知针,不足以改内外。如果你能成为圣人,
其名医之善。“中国历代医生基本上都是药石并用,针灸并用。
中医和全科一样,重视医疗资源的挖掘。中医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古人在医疗活动中积累了很多治疗方法,包括按摩、拔罐、放血、灌肠、熏洗、蒸气浴等。除了中医和针灸,还有数不清的民间疗法。
这些疗法资源丰富,且大多费用低廉,简单易操作,疗效迅速,深受百姓欢迎。
中医和全科一样,积极为社区和家庭服务。在中医中,大部分的诊疗活动都是由出诊医生进行的,尤其是在农村。患者请医生上门诊治比去医院“看病”更方便。这种方式可以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
还可以让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轻松接受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中医和全科医学的相似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此外,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和“一针一草”的治疗方法更适合广大社区和家庭。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
我们应该努力学好中医,以便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服务的有效性,降低服务成本。